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吴元新:为了蓝印花布

        作者:刘霄2024-01-16 07:56: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吴元新   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和他的“元新蓝”染坊走进央视三套《我的艺术清单》节目。他的到来,将整个演播室化成蓝印花布的大型艺术展厅。40多年来,为了抢救保护这濒临消失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吴元新不断研究整理、创新、收藏,串起了蓝印花布的完整传承链条。

          说到蓝印花布,吴元新的话匣子就止不住了。出身蓝印花布世家的吴元新,从小就对家乡的蓝印花布情有独钟。回忆起少年时期的艰苦岁月,吴元新说:“祖母纺纱,母亲织布,父亲染色,全家的衣服自染自制,我是听着纺纱织布的声音长大的。”他16岁进了染厂,成为一名染坊学徒,开始学习传统刮浆染色等技艺。除了学习设计外,吴元新还跟着师傅走村串户,收集各类民间蓝印花布。此后,为了找到更多纹样,吴元新跑遍了南通地区的传统作坊,收集了大量流散于民间的优秀蓝印花布作品,整理出了一批纹样,为传统工艺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出生时的襁褓到结婚时的‘凤戏牡丹’被面,一块蓝印花布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吴元新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期间,参与国徽设计的张仃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似土气的蓝印花布,却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你一定要好好地传承下去。”正是张仃、常沙娜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让吴元新感受到了民间美术的真谛。

          在吴元新的女儿吴灵姝看来,蓝印花布的基因早已注入每个家庭成员的血液。她说,小时候,自己曾因父亲从事“土气”的蓝印花布工作而感到自卑,如今,她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想法变了。她说:“一块蓝印花布的形成,是从一株蓝草、一株棉花开始的,发酵、浸染、晾晒……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手艺人的情感寄托。”

          为了应对蓝印花布面临的发展难题,多年来,吴元新积极地与院校对接合作,开设与蓝印花布相关的课程。1997年,他还租用了南通市文峰公园的一个院落,开设蓝印花布艺术馆。如何让古老的蓝印花布重焕生机?吴元新蹚出一条以生产性保护为主,集收藏、研究、传承、创新、展示、培训于一体的传承工作模式。为维持艺术馆的日常开支,吴元新开发“蓝艺”品牌的蓝印花布新品,白天整理研究,晚上设计开发,并且赴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推出了一批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

          “不仅要把技艺传承下去,人才也要培养起来,还要不断创新品牌,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推陈出新。”吴元新说。如今,令吴元新感到欣慰的是,女儿、女婿也加入了保护传承蓝印花布的行列。“左手非遗传承人,右手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这样的探索中,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走出了一条时尚之路。”吴灵姝说。

          “这些年,我们利用线上线下宣传蓝印花布知识,让更多人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让年轻人与老手艺对话。”吴元新说,现在,他不仅在清华大学等院校设立工作室、开设选修课,还走进中小学开设蓝印花布体验课。接下来,吴元新将把工作重心放在实物收藏和研究上,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拓展。

          “正是由于吴老师前期的付出和总结,今天人们才能全面地了解蓝印花布技艺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为现代工艺服饰设计提供了素材,也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发展这门传统技艺。”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滕晓铂说。

          经过数十年的传承发展,如今,一抹“南通蓝”推向全国,“元新蓝”品牌已有了一定知名度。吴元新创新制作的纹样和作品,先后4次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吴元新看来,“元新蓝”走红的背后,得益于国家对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的重视。“如果没有国家政策支持,我们这些民间艺人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吴元新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9(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