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于文明互鉴中迈向百年的“国美进程”——专访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

        作者:冉丹2023-11-17 08:05:00 来源:中国艺术报

            “95年前的那一天,蔡元培先生作了语调从容却用意深远的致辞,他说:‘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心,就是以艺术代宗教。……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移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借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大会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以此为开端,带领大家回望了中国美术学院栉风沐雨的95载。

            “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作为此次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的主题,这十个字囊括了新时代“国美之路”的气象,将是一条中国艺术的自主创新之路、涵养德性启迪心灵的立人之路、民族文艺复兴的继往开来之路。历史之路怎么继承?当下的路是何样?未来的路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高世名进行了专访。

            中国艺术报:回望中国美术学院95年历程,您觉得哪些因素奠定了其文化品格?

            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的基因可以说来自建校那一代前辈的教育理想。

            我们都知道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的思想。1928年,他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并在首届开学典礼中致辞:“要以纯粹的美来唤醒人心,就是以艺术代宗教”。我们细究,这里“美育”和“艺术”的提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美育实际上从属于德育,是面对整个社会而言,而艺术教育需要动手实践,需要真正的创作。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批“有天才能创作的学生”。但这个“创作”又不止于简单小我的创作,他期望艺术有助于“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其中包含心灵建设与生活建设两个期许。对于蔡元培先生来说,艺术和审美有着“隔千里兮共明月”的普遍性和“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的超越性,因此,他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置于整个中国和全民族的视域中。

            首任校长林风眠先生虽受蔡元培教育思想影响,却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艺术家,他认为教育不是自上而下的教化,也不止于专门人才之培养,而是通过艺术运动启迪人心、唤醒民众。因此,“艺术运动社”及《亚波罗》《雅典娜》杂志随之诞生,这里面先秦、两宋、希腊、罗马无所不包,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戏剧无所不至。同时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宗旨,形成一个无比丰富的艺术视野。

            中国美术学院就是在这样一个东西方文化交相激荡的世界性语境中,走出了一条东西会通、艺理贯通的艺术道路。也因为建校一代人的文化使命、创新意志和教育理想,走出了一条民族文艺复兴的继往开来之路。

            中国艺术报:随着良渚校区全面启用,“五校区、十六学院”的明确定位体现出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的办学目标与学术抱负。从学科布局来看,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高世名:从各校区定位来讲,南山校区我们将打造汇通东西经典的现代美术教育高地,象山校区兼具直面社会现场的艺术创造和公共文化前沿,良渚校区未来是科艺商跨界融合的国际创新设计集群,湘湖校区主要是传承文明基因、返古开今的中国艺术国学门,而张江校区则成为面向国际前沿、辐射全学科的创新创业平台。

            由此,我们也在学科建设中不断思考。科技迭代如此迅疾,艺术教育不只要善于应变,而且要能够“变通”,更重要的是在变通基础上求达一种向上的贯通。比如现在的美术学,既要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要面对当代多元的艺术场域,处在一个复杂交错的历史建构中。就设计学而言,科艺商跨界融合已成趋势,但随着学科越来越细分,学院之间各自独立会不会日益狭隘化。还有戏剧与影视学,其实在当今极为重要,它面对的不是娱乐界,而是大众文化,亟须通过这个学科参与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与公共文化的构造。

            对此,我们对整个课程进行重构和提升,通过完全学分制让学生跨专业学习,实现“学”的自由,以至“贯通”。今天的世界,开放包容的程度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潜能,我们成立书法学院、中国电影高等研究院和社会美育学院,发布了“洞天:国美在线艺术社区”和虚拟的元宇宙艺术学院,不断探寻艺术教育的全球视野和中国精神,直至“技进乎道”的“上通”。

            中国艺术报:面对新的社会形态和人才需求,您认为高等艺术教育应该构建怎样的格局成为有为之学?对此中国美术学院做了哪些探索?

            高世名: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我看来,除了大楼大师之外,还在于视野之大、作用之大。鼎力国之大者,铸造有为之学,首先是对人的培养,让我们今天中国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从思想、情志、行动上真正立起来。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艺术的本质。

            这些年我反复提出,艺术最根本的目的是“世界的发现与人的发现”,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人的保存与人的发展”。今天教育面临的问题,其实是观照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很少有人明确一生要干什么,但又憧憬建设世界上所有的精彩,这种矛盾该如何化解?

            近年来,我们倡导“以乡土为学院”,把最具美院特色的下乡采风传统,转换成社会感知行动,让当代年轻人成为现实主义者,在感知历史和当下,感知他人与社会中逐渐完成自我建构,发现艺术推动社会创新的超越性。同时,通过“以乡土为学院”,让这个学校扎根中国大地,让乡土学院网络在中国社会落地生根,成为当下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基地。

            另一方面,要让这些年轻人知道艺术能做什么。艺术不是飘忽在天上的,而是作用于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更是涵养人心、教化人心的力量。只有置身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网络中去理解艺术,才能看到更丰富的光谱。因此,我们通过大力推进科艺融合,希望学生和科学家们在世界观上对话,在项目实践中寻找到共同议题,建立起共同的方案。

            中国艺术报:您曾提到中国美术学院“逢五”校庆谈论拓新之道,是讨论共同价值的契机。此次95周年校庆活动呈现出哪些特点?将有怎样的意义?

            高世名:全球文明倡议为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今年,我们最核心的校庆学术活动是“天问2023:文明的互鉴”,其立意也是为了向上的贯通。从上半年开始,我们发起了一场“教学—创作—行动—传播”四位一体的国际艺术行动,学校12支团队分赴禄丰恐龙墓穴、亚马逊丛林、旧金山硅谷、冰岛火山口等12个核心现场,去感知艺术背后的文明史和人类学意涵。这个长期计划是一次“学院行动”,更是一项朝向建校百年的“国美进程”。

            这其中包含了三个期许。一是希望大家关注当下,感知科技文明的发展脉搏和潜在趋势,在世界文明互鉴中,重新去理解和思考艺术教育的目的。二是希望通过跨越多个学术领域的活动,建立起一个更高能级的国际性的学术伙伴圈,集聚起未来的同行者。三是最重要的一点,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历史感知和艺术行动力的新时代艺术人才。

            因此,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庆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自我庆祝,而是一场“以艺术的方式解读文明史,从文明史的高度去理解艺术”的学院行动,并真实地渗透到学院的记忆和教学的体系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3(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