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古今唱和,赓续千年诗意

        作者:李百灵2023-11-12 07:56: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1/2)雨中行(国画) 245×125厘米 唐勇力

            (2/2) 唐诗之路图(国画) 230×1300厘米 林海钟师生团队集体创作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唐诗专家竺岳兵提出“唐诗之路”。20世纪90年代初,竺岳兵撰写发表了关于“唐诗之路”的一系列论文,“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也因此得以提出。竺岳兵发起的新昌县唐诗之路研究社将对李白的研究作为起点,把“唐诗之路”塑造成了一个极具研究深度的文化命题,也成为浙江省打造“诗路文化”决策的一个重要命题。

          11月4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和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书画频道美术馆承办,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指导,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国学研究院、敦煌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第四届青山行不尽——唐诗之路艺术展:长风几万里”在北京书画频道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提取唐代诗人李白边塞诗《关山月》中的“长风几万里”作为总标题,为展览定下“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的艺术基调与愿景。同时,展览将关切的重心回归于“诗”本身,突破常规的展览模式,不做板块切分,而是以唐诗的典型结构——“起、承、转、合”来构造展示内容,并辅以《登幽州台歌》作为气质线索,在展厅中架构起“望古今而观天地”般诗性穿梭的叙事逻辑。在视觉叙事与情感表达上,整个展览既是对唐诗的回应,也是一首由艺术作品写成的“诗”。它通过迂回的造词造境,将唐诗带来的精神与作品直接发生对话,让作品的观看与解读打破策展叙事的受限,开启更加自由与多元化的观看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认为,唐诗所代表的从来都不只是盛唐的熙攘繁华与意气风发,更是千余年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气度、精神世界的基石,在唐诗所开启的世界里可以真实具体地看到、真切刻骨地感受到何为中国,何为中国人。而在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展览总顾问高世名看来,“唐诗之路”是中国人诗性心灵的核心现场,“中国的创作是不断以古为新,在和历史、和前人的对话中不断开展,所以说我们是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进入展厅,首入眼帘的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闵学林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带来的两组作品。其中,闵学林的书法作品《忆秦娥·娄山关》起笔“西风”,落笔“残阳”,浓淡枯润兼备,笔墨呼吸中见苍茫劲敢;《飞雨楼诗》与《苏子由诗》,墨痕润泽顺滑,粗细枯润相得益彰,气势尽显。邱志杰创作的《黄河诗境图》,则参照了真实的黄河地理及黄河流域地貌,将山川湖海以及黄河全域再现于画面之上。同时,作品将历史上关于黄河的古代诗篇分布在相应的所描写的地点之上,置于图中。全图标注了二百多句历代诗词,如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使观者于画作之中感山湖壮阔,随黄河之水观诗路流淌。两位艺术家精彩的笔墨对话,虽气质面貌迥然,然而诗意在创作之道中穿梭,诗心在展览初厅内已然激活显现。

          除过往三届唐诗之路艺术展精选作品外,本次展览展示了一系列带有边塞气息的全新艺术作品。策展组曾于今年7月至8月组织艺术家前往敦煌采风写生。潘汶汛、袁柳军、黄佳茂等艺术家,以水墨为媒介,将在敦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落入笔端,墨色浓淡中流淌的是敦煌沙山上的月光,笔力回转里升腾的是大漠孤烟的落日,借毛锥一支,将万千思绪倾于素纸之上,将万里长风吹向展厅之间。

          除了传统书画创作之外,青年艺术家邵若栩利用AI将诗句生成图像,并对AI生成的图像进行“写生”,通过反复的对话让图像不断发生连锁反应。其创作了一系列书画与AI对话的当代艺术作品,将唐诗与科技联结,绘写唐诗的多维形态,展现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最后一个展厅中,一件高高悬起、盘旋而落的长卷作品尤为抢眼。这件作品全长100米,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海勇带队的敦煌行走艺术家团队在沙漠中共同创作完成,墨色中依稀可见五色敦煌沙砾附着其上。此次展览展出了其中的30米画面,有奇峻的三危山、平远的黑戈壁、摇曳在风沙中的树木植被,以及流淌在世人心中的边塞文明……

          本次展览涵盖书法、国画、版画、油画、雕塑、摄影、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载体,展出80余位艺术家共计90余件优秀作品。除过往三届唐诗之路艺术展优秀作品与艺术家远赴敦煌采风创作的专题作品外,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多位书画名家进行主题性创作,以传统绘画形式诉说唐代诗路文化魅力,展现艺术的本质与传承;以当代多媒介作品诠释唐诗的内在意境和张力,展现艺术的创新与表达。艺术家们精心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符号,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东方诗性艺术的无限魅力。

          此外,此次展览在展陈布置上,以诗语贴片、诗词悬挂等新颖的方式,从视觉层面上引导观众进入对诗的感受与体悟之中;同时充分运用装置、影像、数字化线上展厅等新媒体手段,打破作品单一呈现模式,消解展览空间边界,为观众提供唐诗欣赏的多维度视角。以古对今,以今观史,演绎东方文化魅力;古今唱和,赓续千年诗意,谱写当代艺术华章。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7(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