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艺术教育+公益慈善:跨界融合赋能美好社区

        作者:李亦奕2023-07-16 08:14: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2风自海上:蝶变宝武与艺术社区场域”展览现场

          公益慈善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学习与实践塑造完善人格、滋养人文情怀。两者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密切相关,都具有培养人的整体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实现两者的跨界对话不仅能够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活力、为社区治理提供新视角,而且能够为艺术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践平台。

          在多学科交叉以及理论实践跨界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与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公益慈善与艺术教育:跨界对话&社区行动”研讨活动,以期促进理论界与实践领域的交流与对话,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水平,加强学生社会创新、创业能力及公共意识,是公益慈善事业与艺术教育工作有机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

          “人民城市”理念下城市美育

          与社区治理新路径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术殿堂。总书记的回信明确指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为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今年4月15日,上海正式实施《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这是国内首部美术馆领域的省级政府规章。管理办法对美术馆的公共和教育及衍生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鼓励美术馆根据社区和乡村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参与社区和乡村文化的环境营造,共同推动美好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重点美术馆,近年来中华艺术宫一直致力于“人民城市”理念的艺术实践,以艺术为人民服务,在梳理研究展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和文化现象的同时,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让美育拓展到城市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展中小学美术现场教学课、“走进艺术宫”项目、“原作客厅”艺术沙龙、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研修班来践行“社会大美育”。馆方希望将优质的场馆资源和院校教学资源相互融合,让有着良好艺术教育背景的学生能够加入到馆内的志愿者队伍中,从而形成一种专业力量的引领。

          艺术进社区也是践行“社会大美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如今,以博物馆、美术馆为代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断拓展公共服务外延,推动社区运营,介入社区治理。以上海大学博物馆与浦东东昌新村合作开展的“星梦停车棚”更新项目为例,可以观察到博物馆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径发生了新的转向。

          过去艺术介入社区的传统做法往往是在社区中摆放一些绘画或雕塑作品,虽然美化了社区环境,但较少考虑居民的喜好和接受度,项目完成后,往往很少有后续的维护或互动,无法实现持续性。“星梦停车棚”更新项目在实践上有了新的方法,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艺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了动员的角色,而不仅仅只是展示艺术本身。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策展方会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想法。艺术社区实践,就是要通过艺术与人的对话和互动,培养居民的社区主体性意识,提升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当居民的主体意识被激发,艺术社区的建设才得以可持续性。”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郭奕华以一名观察员的身份分享说,博物馆展览进入社区,是通过 “入场、在场、退场”的过程完成了社区动员,通过艺术展览作为工具手段,完成的是社区空间的更新,提升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激发了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热情。此外,从博物馆进入到东昌新村的实例来看,该项目不仅是博物馆和社区之间的合作,还涉及策展团队、公益基金会、艺术家、设计师和相关学者等,多方参与合作成为在实践上可以操作的一种方式,如此可以避免模板化的复制,也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更加灵活操作。

          “从博物馆与城市治理的角度分析,博物馆参与社区实践是新博物馆学视角下的实践发展,也是‘人民城市’理念下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从社区艺术到社区治理,是博物馆参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创新转向,也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想象。”郭奕华说。

          公益慈善视域下的美好社区建设

          无论是博物馆力量的不断延展,还是社区治理的升级转型,最终都指向“人”。 美好社区从本质而言,应当是追求人的主体性逻辑,即真正意识到:我是社区的居民,我有参与的意识,我参与了、别人参与了,大家都参与了,整个社区才能更加美好。那么,在美好社区的构建过程中,公益慈善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公益慈善的视角,美好社区的实现路径到底有哪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磊指出,艺术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的视野或呈现方式,艺术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理解现代公益慈善,要超越以往的同情或者仁慈的怜悯慈善的公益,将公益首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场域可能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第三次分配的工具,比如志愿服务、慈善捐赠等,更重要的是应当作为一种生产性的社会机制推动社会观念的进化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对于公益慈善去实现、去推动美好社区的形塑,在吴磊看来,最核心的是“启民智”,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的工具技术,包括各个领域跨界融合的社会创新工具,有效融入到整个社区的场域,开发更多的社区公益慈善应用场景。在表现形式上,社区场域同样需要有艺术的建构,让社区居民能够有参与社区活动动力的时候,美好社区的参与问题将迎刃而解。在组织载体上,则需依靠社区的志愿组织和社区基金会,他们既是公益慈善领域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也是美好社区实现的重要载体。以此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慈善公益、社区大同”。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宋锦洲还建议,在每个社区设立开放性、嵌入式的社区大学,通过公益的师资、智能化的深度学习、开放性课程等,将公益慈善嵌入到社区的治理,建设美好社区、美好生活。

          在社区微更新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公益慈善不仅体现在社会组织和外来资源上,实际上,居民自身也是公益慈善的一部分。

          比如上海崂山三村进行的改造项目。该居民区是具有典型老旧小区特征的居民楼,靠近乳山路一侧的一扇人行通道门,被称为“不任意的任意门”,各种绿色植物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处社区休闲场所。据了解,从项目概念提出到项目区块初步设计,都离不开社区居民、陆家嘴基金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多方支持,最终形成了打造一个集自治参与、设计美感、绿化景观、社区人文于一体的社区门户兼邻里自治花园。在居民区另一角一块近80平方米的空地则被用来建造了社区的儿童乐园—— “逗乐园”。设计团队从社区需求、儿童友好角度出发,切实考虑项目的在地性,经过多次的社区调研,最终形成了“逗乐园”的设计方案。从运垃圾、浇地坪到安装滑滑梯、画墙绘,这块原本杂草丛生的空地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逗乐园”的建设将乱点变为景点,既满足了儿童们的休闲玩乐,又提升了居民区的居住环境。

          无论是“不任意的任意门”还是“逗乐园”,从前期的资金筹集到后续的维护,都可以看到其中居民参与的力量。可见,当居民愿意投入自己的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时,他们在小区中的赋能也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居民与居委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在这样的过程中,居委和居民能够共同为居民社区可持续化建设提供后续一系列的可能性。

          社会艺术实践带来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对于上述项目的设计者、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伍鹏晗而言,将教学方式融入到社区改造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研究和创新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公益慈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研究这些老旧社区,进行充分而细致的调研工作。他们不仅进入社区接触居民,还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建议,覆盖了整个社区的各个方面,寻找改造的潜力和可能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自主探索,开展批判性思考,关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和‘城市公平’等社会问题,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实践解决问题,探讨设计学和艺术学之外的社会学和人文学等领域,以及围绕社区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伍鹏晗认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还开拓了围绕社区进行设计实践的可能性,激发学生对老旧社区更新和发展的创新潜能。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青年研究员刘玥在分享自己参与艺术进社区相关实践的感想时说:“这些年来艺术社区实践受到很多的启发,虽然我的作品被藏家收藏、被画廊和机构认可让我非常开心,但是这种精英式、沙龙式的自我营造所带来的快乐,不如我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来得多。艺术肯定不仅仅是造物或者艺术设计的实践,艺术为社会的赋能,在无形层面可能蕴含着更加深厚的力量。”

          作为一名深度参与艺术社区实践的艺术家,柴文涛表示,艺术家参与社会共建,在心理构建上已经从关注个体转向更多关注社会,包括社会学、社会结构等。这种变化对于艺术家有着很深刻的引导作用,使其对于问题研究的角度也随之产生变化。“早期参与社区活动,可能会以绘画或者其他的形式出现,中期的时候会以教育工作的方式出现。这种身份界限的突破,会使艺术家与观众或居民达到某种平衡,这个平衡是我比较享受其中的。通过近年来参加的跨界活动使我认识到,正是这种身份界限的模糊所带来的平衡,使得艺术家能够对社区微更新形成很好的助力。这也引发我的思考,即能否从艺术家的角度或者以艺术引导的方式,在社区微更新的变化中形成新的微生态?”

          从博物馆到艺术社区,从公益慈善到艺术教育,如何将这些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合理链接?显然,参与式社区规划协同合作,不仅意味着社区实践的落地转向,更加体现出多元共治社会实践新的诉求。而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激发自治,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和社区都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空间,通过艺术可以形成公益慈善的生活化,因为艺术正是与人民群众结合最为紧密的空间和载体。艺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语言,通过艺术赋予教育新的活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艺术的大众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公益慈善和艺术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强化社会包括社区的德治,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3(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