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当代“文人画”应该多照照历史的镜子

        作者:胡代林2022-07-18 07:05:15 来源:美术报

          “文人画”的提出和实践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家名作,供后人学习、欣赏,“文人画”功不可没。“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被人们视为中国国画的最高成就。那么“文人画”一脉传承下来,在历史上有没有衰落的时候、衰落的情况出现呢?它有没有不足?如果有的话,它是不是用“文人”的华丽外表在掩盖它的不足呢?

          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的绘画史吧。明代董其昌言之:“文人画自王右丞始。”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宋、元时期是中国“文人画”的滥觞,也是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个高峰。我们说宋代,是对文学艺术最为宽松的一个朝代,据史料显示,是唯一一个没有对文人士子杀戮的朝代,文人们可以尽情地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充分自由的自我天地,文人画体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情操,强调士气、逸品、神韵,以文入画、以意入画。而元代的繁荣,则是因为元代的异族统治让文人士子(有着艺术天分的“南人”仅是元代四等人中的最末一等人)退避山水之间。明代唐志契的《绘事微言》中说到:“作画以气韵为主,读书为先。”自唐以后历经五代、宋、金、元,绵延至明清以至当代,文人画成为了品评中国画的一个评判标准和普遍的价值判断。可见,文人画的影响力深远。

          我们常引用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话:“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多面手,常以抚琴、写诗、作画、书法自娱自乐,以诗入画,创造了泼墨法,画风更趋抒情冲淡雅逸。我们从他的山水诗中可以品读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深深禅意,虽然他的山水画没有流传下来,但我们可以从前人对他画作的评价,结合他的诗,分析出他千古“诗佛”清净、空灵、虚空的心境。

          元代的异族统治让文人士大夫们退出政治的漩涡,避于山水之间。这时的文人画作首先得承认是中国绘画史的巨大进步,但它的天生不足和缺陷也暴露无遗。它们缺乏比他们稍晚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关怀,只是一味地寄情山水,远离世俗,有“个情”,而无“他情”,换言之,就是缺乏普遍的文人关怀。“文人画”缺“人文”,成了“文人画”的一个致命伤,这怎么也说不过去,难以自圆其说“文人画”何为“文人画”。

          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中国“文人画”的内核是什么呢?笔者看来,就是两个字:自恋。文人画家将自己封闭起来,只关注自恋的山水或者自恋的自我,放大了逃避现实文人“隐”的意义和作用,或叫遁世独立,或叫规避现实。史景迁的《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一书中提到,早在十八世纪中后期,一个进入中国(清朝)的叫安生的西方传教士就指出了中国文人画的缺点,“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艺术上(国画)的缺陷,是由于他们的个性造成的,因为他们缺乏崇尚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虽然是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而且并非艺术专门人士,却也道出了几分真相,把西方绘画和中国画进行比较,以及从比较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外国人的眼光都看出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不足和缺陷,我们中国人绝不能沾沾自喜和固步自封,甚至畏缩不前。古今中外,文人都是自恋的,但是把自恋放大成为以“隐逸”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文人画,则是另外一种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建构,以及文人画家以适应或主动做出选择的一种价值认同和表达的方式。因此,在中国绘画史上国画就以“文人画”作为最高成就的符号或代名词,同时这类文人画家就是当时画家的艺术标杆和艺术标志。“文人画”的大量出现并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从它的发展和存在的共性来看,“文人画”一直在与官方性质的“院体”较劲,无非在证明自己的文人画色彩、应有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地位;相较于民间绘画的草根,无非在表明自我的高雅与不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湛技艺、道德雅趣。但文人画的致命缺陷,导致它缺乏更宽阔的胸襟和视域,尽管有人不服气,说不是有元画家王蒙的《秋山草堂图》、《太白山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这样的鸿篇巨制,煌煌大作吗?这些大作可以傲视中国艺术史,甚至可以独居世界艺术的一隅,极具分量。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作为世界艺术史重要的具有中国绘画元素的“文人画”,成就非凡不可否认,但因循守旧、陈陈相因的拘泥于文人的自恋,以及自诩的“文人笔墨”、“文人意境”,这一直是中国画难以突破和创新的原因所在。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比较中,我们看到的是技法的不同,实质是精神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可以互相尊重彼此的价值独立。

          中国画是“文人”的而非“人文”的,换言之,中国画的最高成就就是“文人画”。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诗意”,与诗词散文相比,它作为一门中国文化特征的艺术,本来最少依附性,尽管时不时会出现所谓的“君臣唱和”以及尊卑老幼秩序,但其独立和自主特征的绘画文本,文人画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不过,他们仅仅局限于文人的范畴,中国文人画的核心就是自恋,国画里面的人物是“悬浮”的,国画里面的山水是与世隔离的,中国文人画呈现的面貌是“不食人间烟火味”的。中国文人画画家注重继承和发扬文人画的笔墨、才情的传统,但缺少对历史和人发展的担当和使命感。在中国古代文人画中,我们看不到这方面的精神走向和价值导向。国画里的山水、人物、虫鱼、鸟兽、花草,无一不是文人画家本人之写照,画家的精神追求和境界,逃避现实之后的精神寄托。

          所以说,要在传统文人画基础上进行突破,“笔墨当随时代”此言不假,笔墨要有时代性,并创作出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佳作,这是中国文人画的当代要求和文人画本身发展使然。文人画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重大进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多出作品,并且多出精品,甚至传世之作。中国文人画的血脉流淌着中国文人的精神气度,在这种气度之中融合更多的时代元素,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代中国文人画家应该多从历史和当代两个维度来看待中国文人画的地位、作用和趋向,如何从历史的镜子中找到当代文人画发展的突破点和着力点,这是当下文人画家应该好好思考的一个课题。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34(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