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吴为山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雕欣赏

        作者:汲平2015-08-20 09:56:55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1/14)《家破人亡》

            (2/14)《逃难》1

            (3/14)《逃难》2

            (4/14)《逃难》3

            (5/14)《逃难》4

            (6/14)《逃难》5

            (7/14)《逃难》6

            (8/14)《逃难》7

            (9/14)《逃难》8

            (10/14)《逃难》9

            (11/14)《逃难》10

            (12/14)《冤魂呐喊》

            (13/14)《家破人亡》

            (14/14)《胜利号角》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吴为山创作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组雕分别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部分组成,四组雕塑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表现了劫难中的中国人民的形象。

          整个组雕,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侵略者的形象,皆表现我遇难同胞,表现我中华儿女。很多雕塑有着现实的原形,在创作中吴为山曾亲自探访受害者,同他们交谈,激发自己的艺术灵感。这组雕塑,从遇难者群像的惨烈足以佐证日军的凶残与兽行。不过,仇恨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铭记历史,向往和平。回忆那段难忘的创作过程,吴为山说,塑造手法中刀砍、棒击、棍敲与手塑相并用,其雕痕已显心灵伤痕,是民族苦难记忆,是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罪证记录。作品完成后,吴为山深情写下诗句并铸刻于雕塑大型纪念碑体:“我以无以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三十万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崛起!!!”

          这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屡获大奖。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这是令人终生难忘的一组雕塑。”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说:“原来担心建筑单调,特别是主建筑墙面空,但欣慰的是这组撼人心魄的雕塑使得整个气氛肃穆而悲怆,与观众有了心的交流。”意大利雕塑家、设计师罗伯托·鲁吉说,看到这组雕塑,内心的震动难以用语言表达,透过作品,能够强烈感受到吴为山追求最具力量和穿透力的艺术效果,他满怀对受难同胞的同情,将艺术才华完全展现在世界面前。

          吴为山,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终审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2(s)   7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