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王川:众神之殿——观雅典卫城

        作者:王川2014-06-11 10:36:14 来源:美术报

             导读:无论从雅典城的哪个方向看去,卫城总是高踞于人们的视线之上。古代希腊人天才地把人、自然与诸神结合成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整体,在阿克罗波利斯山上用他们的才智营造了这座非凡的卫城。  

          雅典卫城上有六根女像柱的神庙

          无论从雅典城的哪个方向看去,卫城总是高踞于人们的视线之上。古代希腊人天才地把人、自然与诸神结合成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整体,在阿克罗波利斯山上用他们的才智营造了这座非凡的卫城。这里是众神的栖集之地,最重要也最显赫的位置就是祭祀雅典娜的帕台农神庙。希腊人慑于这位集美威于一身、冰火于一身的女神,把雅典授予她作专属城邦,在卫城晴空下耀然闪烁着的,就是帕台农神庙雄伟的身姿。这是卫城上最为显著也最为雄伟的建筑物。

          希腊神庙建筑的经典形式是平面上呈矩形,覆盖的屋顶是沿着中脊线向两面倾斜。这种六面体从外形上来看如同中国普通的民居,然而却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纯以石材建成,只有墙壁才用石块或泥砖来填充。房屋的门不像中国的一样开在长边的两侧,而是开在短边的顶头,这里就是神庙的入口处,也是重点的装饰部位。从侧立面来看,屋顶两侧的斜线与正面的柱子形成了一个五边形,并用檐楣把它分割成了上部的三角形和下部的矩形这两部位,下部的矩形则又以若干的石柱来分割,可以有两柱、四柱、六柱或八柱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边长。顶部的三角形和长长的檐楣是最受重视的装饰部分,希腊人把它称为山花墙,他们在这一部分填充以浮雕,题材是以该神庙被祭祀的神明为主的神话内容。

          由于山花墙的外形是三角形,装饰的图案必然会出现当中大两头小的现象。古代希腊艺术家对于处理这些部位很有经验,他们把最主要的神祗的形象置放在三角形最高的中心部位,旁边的人物渐次矮小下去,最边缘的人物或动物则蹲伏或卧在地面上,以适应其三角的外形,这样一种处理方法,既适应了山花墙的几何图形,也突出了最重要的神明形象,非常巧妙。在山花墙的下部,则是一条长长的饰带,它可以围绕着神庙的四个面,这是一条仅次于山花墙的部位,面积更大,也更适应图形的装饰,所以多是以纷繁复杂的希腊神话故事为主题,设计出长长的浮雕带来为适合纹样。这座雅典娜神庙上浮雕带的内容就是描绘雅典城里倾城而出,欢庆祭祀雅典娜节的盛大场面,这条浮雕带日后被运到伦敦大英博物馆,成为该馆国宝级的收藏。现在仰头看去,还可以看得到山花墙上残存着的部分浮雕,还有一只精致的马头的高浮雕伸出了墙面。在神庙存在的当年,这些浮雕上都饰以彩绘,贴有金箔,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希腊建筑最重要的就是柱式,它为后世所称道,也影响到后世的建筑。柱式不是希腊的创造,早在4000多年前的埃及就出现了,埃及的柱式造型远远多于希腊,装饰方法也多于希腊。但埃及的柱式只是影响了希腊,却没有传到世界去成为经典,这是因为埃及柱式上的那些神秘的宗教图案、特异的莎草纸柱头和象形文字无法在世界上普及,而只能为一地所欣赏。而希腊在接受了它的柱式之后,削去了特定的宗教内容,使之更加简洁明快,从而成为一种标准件,一种可以复制的模数,就更利于其他民族的接受。

          残存的女像柱头

          希腊有三种基本柱式,一是多利安式,二是爱奥利亚式,三是科林斯式。它们都是古希腊的城邦名,然而却是代表着不同风格:多利安式粗壮简洁,柱身上面有顶盘,下面没有柱础,就直接置放在地板上,它的直径和长度之比相当小,一般只有4到5倍,因此它被誉为是男性之美。爱奥尼亚式的柱身则细长纤秀,柱顶上有一个两边翻卷着的涡漩,下部有一排装饰的叶片图案。它增加了柱础,有着几圈粗细不一、或凸或凹的线脚,这样爱奥尼亚的柱式就是由三截组成,而不是多利安式的两截,由于它的纤巧,所以具有女性之美。最后发展起来的是科林斯柱式,它的比例与爱奥尼亚柱式相当,但在柱头上要复杂得多,是一种覆斗状的、上面满饰着多层翻卷的植物叶片,还保持了四角的涡漩,也有复杂的柱础,这种柱式因产生于科林斯城邦而得名。无论是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还是科林斯柱式,它们的柱身上都剜有沟漕,这是埃及和印度的柱式没有的。有人考证,这种沟槽来源于两河流域和埃及的三角洲,那里的人们束苇为柱来建造房屋,为了增加强度,在柱里填充以粘土,干燥后就坚硬成陶柱。偶有失火,外部包着的苇杆被烧掉,露出里面的陶土,发现上面有一根根凹陷的苇杆的印痕。以后改以石材来仿制,也保留了这种沟槽。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沼泽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柱式上没有这种沟槽,而缺少沼泽地的希腊却有?这种沟槽根据不同的柱式还有区别:多利安柱式的沟槽平面是椭圆形的,在沟槽之间形成了尖锐的棱角,在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之后还非常凌厉尖峭。但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沟槽的平面却是圆形的,沟槽之间留有一道光滑的面,相对柔和,每一根柱大概刻有22到24根沟槽。

          这三种柱式就是希腊建筑的基本结构,与简朴的多利安柱式相比,显然爱奥尼亚和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要更强。以后,喜欢奢华的罗马人看中了它们,把它移用到自己的宫殿中去,大加发挥,又添了两种样式,最后竟然被统称为罗马柱,后人难以分别。有趣的是,作为女儿之身的雅典娜,她的神庙上却是用了象征着男性的多利安柱式,或许是因为她是战神的缘故而需要威风凛凛而使之然吧。

          希腊还存在着第四种柱式,那就是女像柱,与前三种柱式相比,它纯粹就是装饰性的,也是爱奥尼亚柱式的变体,使用也不普遍。这一以女性雕像为柱身的范例位于帕台农神庙之侧的厄勒忒奥神庙的门廊侧面,姿势优美地站立着,头顶庙殿的楣梁,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们的目光。这种女像柱式曾被导游誉为是希腊的首创,实则上以女人为柱身的做法早在埃及就产生了,不仅卢克索神庙里有哈索尔女像柱,就在女法老哈舍普苏特的神庙里也有大量的女像柱。这一做法被后来统治了埃及的波斯人所袭用,又移用在被他们统治的小亚细亚的卡里埃蒂德地区,他们把女奴隶的形象打成石雕,来做成柱子,因此这种柱式就叫卡里埃蒂德柱,其实是一种被奴役的妇女的形象。但在这座神庙里,这6位女性却丝毫没有被奴役的痛苦表情,她们化成了献祭神明的处女,在为她们崇拜的神祗守护,因而神情泰然自若,姿态优雅。这种女像柱日后被欧洲大量引用,用在许多宫殿的柱子上,人像上的衣饰也逐渐少去,最后变成了裸体女性。最出名的就是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面的柱子全部是女像柱,被镀上了金箔,富丽堂皇,然而里面的观众却是难以看出它们是受了希腊女像柱的影响。

          卫城上的神庙建筑无论是柱子还是梁楣,它们无一是直线,而是有着程度不等的弧线。柱子的当中突出,两头收分,檐线和梁楣也是当中突而两头低,这是因为考虑到人们站立在高大的建筑物前仰视时,眼球会产生视觉差,原有的直线会变成弧形,而经过这样一种处理之后,眼中的形象就正确了。然而这为人们在搭建神庙时提供了数学和工艺上的难度,必须经过精密的计算才行。

          希腊神庙的这种以一个带柱的矩形来顶着一个三角形的建筑单元,在日后的2000多年里成了一种世界的经典。它首先经过亚历山大远播到印度,再被罗马帝国所吸收,纳为己有。在几百年之后又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所推崇,纷纷挪用,终于成为欧洲建筑文化的代表而传布四方。现在无论在哪一国,无论是英国的白金汉宫还是美国的国会,都可以看到这种单元形式,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也是以它来设计成的图案,不同的是在三角形下面以UNESCO6个字母来代替了那6根柱子,作为一种伟大而永恒的母题,希腊的神庙应该感到欣慰和自豪。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7(s)   6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