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闹”/康剑飞的新试验即将于6月3日在上海艺博画廊开幕,展期至7月15日。康剑飞的艺术研究历经二十余年,一直保持了一种“自我实验”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是处理艺术家本体与艺术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则决定了一个艺术家的艺术态度。十一年前,艺博画廊曾举办过题为“作为媒体的艺术/康剑飞作品展”,十一年后康剑飞则带着最新的试验再次来到艺博的新空间。
“玩儿闹”是一个天津地方的词汇,特指了一个要面子、爱打架,有些玩世不恭的青年群体。以此为展览的标题既指涉了康剑飞的成长环境,也暗喻了他的某种艺术态度。就如艺术家本人所说“如果说玩儿闹代表了一种敢于挑战、勇于实践的精神的话,我到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可以不断的试验,不断的寻找可能,不断的品味过程”。
康剑飞是个身份“复杂”的艺术家,既是学院体制内的教授,又是独立创作的艺术家,甚至也参与过大量的策展等社会活动,但是我们发现他并不完整的属于任何一个群体。其艺术实践的纯粹性,反而是得到了其他领域工作的“庇护”!纵观其近三十年的艺术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独特的个人研究线索。
此次康剑飞展出的是三年以来的新试验,是关于“木皮”材料的研究,木制品一直是伴随康剑飞最亲近的材料,无论是木刻使用的木板、还是《何处不宜家》中的木质现成品。三年前康剑飞偶然发现了原木刨成的原始木皮,在处理木皮的过程中,当康剑飞卷折、挤压、拉扯这些木皮时,木皮所呈现的形态突然打动了他,他觉得那就是一个存在于今天时代下的个体的存在状态的写照。因此,康剑飞不再把木皮仅仅当作了创作的“材料”,而是把木皮当作了具有独立性的对象,在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艺术家对“材料”不是完整操控,而是一种对话。作品最后的形态(形状)不再是艺术家主观制作的结果,而是关于对话的一种记录。就如艺术家本人所言“这组试验让我意识到,其实艺术(作品)早就存在,我只是创造了呈现它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