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陈小文、王乃一
艺术家: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安娜·杜米特里乌&亚历克斯·梅、向京、内里·奥克斯曼与介导物质小组、奥隆·卡茨&爱奥纳特·祖尔、派翠西亚·匹斯尼尼、拉尔夫·贝克尔、罗莎·史密特&莱提斯·史密茨、里米尼记录、梁绍基、苏菲·法尔凯斯、斯佩拉·彼得里奇、苏珊·舒普普利、苏珊·安卡尔、特瑞可·哈波亚、 (保罗·库灵、保罗·塞德勒、马克斯·汉普郡)、乌苏拉·比尔曼、AoBM 实验室、气候时钟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将于2022年9月22日至12月31日在798CUBE举行。中央美术学院携手798,基于「未·未来」(Future Unknown) 全球倡议进行战略合作,以此为起点,共同发起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双年展以“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为题,邀请来自全球50位著名艺术家、科学家、生态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我们这个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纠缠时代”的突出症候。其中,25件艺术作品在中国首次亮相,15件艺术作品于2021-2022年期间最新创作。此外,重磅亮相于2021年英国格拉斯哥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COP26) 的“气候时钟” (Climate Clock) 项目将在双年展中呈现,这也是这个最具现实性与反思性的项目首次亮相中国。
资源枯竭、全球变暖、气候危机、增长极限……这些现象传递了地球并不是一个受人类随意摆布的实体,人类也终于意识到在技术不断发展、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的加速主义时代,自己终究是需要与动物、植物、物质并肩共存 (纠缠) 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 (James Lovelock) 首次提出“盖娅假说” (Gaia hypothesis),将地球看作一个超级有机体。这种全新的审视生命的方式,认为地球是“活”的,能够自我调节,维系生命体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被裹挟在由自然、社会、精神等所相互交织的“多重生态” (multiple ecologies) 之中。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以“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为题,旨在探讨“共生本体” (symbiontics),同时借由“合成” (synthetic) 这一隐喻,探寻重塑自然的可能性,检视后人类的生态想象,进而形塑一种新的本体论层面的平等观。本次主题质疑人类在生态体系中的主宰地位,正视万物的能动性的同时,重新审视生态体系中彼此复杂而紧密的牵连。“合成生态”由“激变的自然”(Radical Nature)、“纠缠的生命” (Entangled Life)、“交织的演化” (Interwoven Evolution) 三个部分构成,将思索的视界从人/社会推至万物/宇宙,在行星视角与行星尺度 (planetary scale) 中探讨未来演化的可能性。
“ 激变的自然 ”
今天,新兴科技的涌现营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生态观“超自然”(hyper-nature)。自然与人工的分野被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弥合,我们正在创造的世界,既非由自然伟力亦非由科学逻辑所操控,而是由二者纠缠的力量所支配。内里·奥克斯曼 (Neri Oxman) 借助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字制造技术设计“超自然”生态,在此之中,“生长”与“制造”纠缠互渗。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 (Alexandra Daisy Ginsburg) 以数字化的形式复活已经消亡的物种,使之在非自然的环境下获得生命。科学技术的力量赋予“存在”以全新的意义,并正在召唤着另一种现实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