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沧海
佛像艺术造像大家、水彩画家、现任中国当代美术研究会会长。
正在“逐渐被遗忘”的“佛像——传统”,是少数画家所关注的对象。佛像本为一种造像艺术,以其入画,易流于世俗而难有创新。
田沧海先生笔下的佛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品质。他不是佛教徒,他个人直接面对佛像艺术而生成的情感,首先与历史有关,又与热爱而生成的使命感有关。
因为谈到佛像艺术,就不能不涉及到佛教传入中国而逐渐被中国化的历史;与此同时,他笔下的佛像又不是中国化了的佛像的简单图示。其中某些穿越时空的嫁接固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这也不是画家的最终目的。
判断一幅水彩佛像画的优劣就不能看它是画了什么佛像,而是看它对中国佛像文化的窥探有多深和怎样在展现这种精神深度。
以水彩媒介来探索、再造古代能工巧匠所雕琢的佛像所蕴含的造型与色彩之美,来颂扬弃中国佛像传统文化才是田沧海先生几十年来矢志不移的追求。
说到传统,则不得不提及田沧海的老师,中国水彩大家王肇民。王肇民先生断然拒绝描绘那种以水淋淋、轻柔为特点的水彩,其作品具油画色彩之斑斓浑厚,又蕴含雕塑般坚实的力度。很自然地,王肇民式的水彩画风适合表现自油画系毕业的田沧海先生所探索的佛像艺术。而有别于王肇民先生小尺幅所追求的大境界,田沧海先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史诗式的鸿篇巨制。
田沧海的另一位老师冯玉琪先生曾评价他的水彩画之细腻笔法近于工笔,造型准确且色彩明快。明快的色彩选择使他舍弃常人在佛教石窟所见的幽暗之光,画面光线的主观布置也迥异于自然光,水彩画种固有的通透特性因此得以表现出来;并且营造出一种佛光普照、静谧博大的画面氛围。
而作为水彩画大师,田沧海除了擅长画佛像外,创作得最多的花卉便是牡丹了。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爱吟诵“梅兰竹菊”,对牡丹则盛赞为“天下无双艳”,这也正如美女一样,太艳,则容易沾染上俗气;加上此花蕴含的大富大贵的含义也难免媚俗。想画好这样的题材实属于不简单。不过田沧海却说:“这是大众艺术,我在自己的绘画中不断地尝试,希望给大家带来清醇涵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