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

        作者:刘源隆2023-03-29 07:35: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学生博物馆研学教育得到了丰富的实践和长足的发展,为培育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精神素养与文化自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2月开学以来,各地博物馆与学校、社会机构都开启了紧密的联系、合作,推出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

          文博资源形成多元教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博物馆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缩影和承载,是充满思想、知识和历史经验的圣殿。

          在甘肃,新学期伊始,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的讲解员就走进校园,开展了“莫高学堂——敦煌文化进校园”相关活动。“‘莫高学堂——敦煌文化进校园’项目始于2014年,最开始是与敦煌本地4所小学联合开展,自2022年起增加至6所中小学。”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介绍,在上学期的授课中,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市6所中小学开设并完成了《敦煌壁画中的霓裳美仪》《石室音画 华筵唐音》《丝绸之路上的精灵——飞天》等课程,以引领青少年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提升青少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敦煌研究院还开展了“莫高窟小小讲解员”活动,该项活动是“馆校合作”模式的有效探索,实现了文化遗产地与学校的共享共通共融。宋淑霞表示,目前已有200余名“小小讲解员”持证上岗,成为敦煌文化弘扬实践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近日,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暨第三届青少年文化科技论坛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项目团队,展示了他们对“绿色低碳中国”和“乡土中国”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其配套展览“乡土中国——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也在故宫博物院同步举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博物馆教育最为关注的受众群体,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故宫博物院将广泛与社会机构、学校合作,深入挖掘、阐释故宫历史文化资源,让更多青少年获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红色教育提升思政实效

          身处科技飞速发展、多元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如何用好历史这本教科书,将思政课讲得入耳入脑入心,让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所有红色纪念馆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新学期开学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不断迎来上海各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3月1日,上海市金山区朱泾小学30余位学生代表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一大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当日,“聆听革命文物故事 重温红色经典记忆”金山区中小学生春秋季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正式启动。

          “对于每一位参加这项活动的中小学生来说必将是一次难忘之旅。”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表示,近年来,把思政课堂从校园教室搬到校外场馆,其模式受到了学生群体的热烈欢迎。据了解,纪念馆开发培育的“一大研学”红色教育品牌已覆盖金山区37所学校,惠及逾6万名中小学生。

          在北京的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大红楼,3月21日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批学生。当日,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正式启动。经过2年的谋划筹备,“瞻仰北大红楼,重温觉醒年代”走进北大红楼课程正式开课。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纪念馆将充分发挥北大红楼旧址的独特资源优势,激活北大红楼“大课堂”属性,激发广大青少年立志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艺术实践丰富美育手段

          三月的杭州西湖呈现出“春雨如酒柳如烟”的动人美景,坐落在西湖边的浙江美术馆也迎来了客流的小高峰。在浙江美术馆的展厅里,处处可见席地而坐、安静临摹画作的学生。“美术馆让观众有了沉浸式的特殊观展体验,也为青少年提供了难得的美育教育现场课堂。”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说。

          近年来,浙江美术馆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共同推进“美术馆学”的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馆校双方的联动关系,联合院校师生共同创作作品,紧密的合作深入到浙江美术馆的各大展览中,如“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艺者风华——浙江油画百年大展”等。

          除了美术,近年来,非遗也被广泛应用到美育活动中,逐渐成为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抓手。

          不久前,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发布了“非遗传承小使者”招募令。3月18日,在春分来临前夕,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启“应时循节学非遗”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活动,通过习历史民俗、寻春分展品、赏经典诗词、种蔬菜盆栽、制传统美食等环节,带领青少年了解春分时节的自然规律,品味春分文化内涵。

          “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创造中体会非遗之美,受到美的陶冶与润泽。”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李妍介绍,自去年开馆以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面向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中国巧手”美育系列社教活动、“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项目、“课里有戏”、“二十四节气系列”青少年研学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统稿:刘源隆 参与采写:刘源隆 李荣坤 于帆 彭澳丽)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9(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