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充满生活气息的桓仁版画

        作者:赵健雄2018-01-16 08:52:40 来源:中国文化报

          春(版画)   陈东明  2014年作


          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桓仁版画,其奠基人叫李德甲。辽东这个地方,原是有文化底子的,他的父亲国高毕业,土改时搞了个业余剧团,从编剧、谱曲、导演到扮角儿,演了不下几百场。他姐姐也随父亲演戏。这些尽管与版画没什么关系,却是一种底色。有没有这种底色,画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的版画作品,从最初用笔做出木刻效果的《渔归》,到真正用刀刻出来的《粉碎“四人帮”声讨大会》《夜校》《村委会上》《支农小组进村来》都参加了东三省画展,《赶海忙》入选全国第八届版画展,《山村春来早》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在此期间,他还在沙屯村组织三十多人学习版画,自任辅导老师。巧合的是,那年夏天,遇上中央美院梁栋教授暑假回老家写生,他与梁栋教授结识,并藉其帮助,于一九七九年就读中央美院为期两年的版画研究班。其间,听过吴长江讲素描、黄永玉讲木刻创作、谭权书讲版画技法、李可染讲构图等等,均是名师,他的眼界大开。

          有这么个带头人,起点与一般的民间绘画也就完全不一样。李德甲被调入本溪文化局后,于一九八七年四月,到桓仁办版画学习班,召集了包括陈东明在内的十七个农民,就在县文化馆美术摄影部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授课。这便是今天桓仁版画的源头。

          当然,还有更为深远的历史源头,比如:

          一是后来成为桓仁版画创作活动中心人物的陈东明。早在读初中时,他看到同学手里有《芥子园画传》山川卷,当时正值农忙假,乃借回临摹,废寝忘食地从头到尾画了一遍,此书虽然讲的是水墨画技法,却是木版印刷的。

          二是卢振东。卢振东的童年经历是:十二岁即跟来村里卖画、留下来养病的山东赵姓艺人学习版画了,内容有灶王爷、张仙打狗、避邪图、牛马圈避瘟图,还有门神、观音、仕女等等,卢振东对绘画的浓厚兴趣由此而起,后来所画均属传统的民间地域文化,题材多为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古典小说人物、民俗风情、节庆活动等。

          文人传统与民间艺术,经由不同的途径都到达与影响过这里。


          李德甲没有想到当初学员里年龄最小的陈东明,日后会继承他的事业,成为当地民间版画发展的中坚与支柱。

          在学习班里陈东明比别人都勤奋,一个月创作了八幅作品,《牧归》《红房子》入选了北京艺术节。陈东明平生第一次到首都,在展览自己习作的中国美术馆看到罗中立的《父亲》等叫人耳目一新的馆藏陈列品,一下子就把他的视域打开了。

          回来后,陈东明把感恩变成行动,于第二年春天在普乐堡也开了一个班。在镇文化站配合下,找了十五六个学员,给他们讲版画。到了六七月,辽宁现代民间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桓仁县入选二十八幅作品,普乐堡镇就有十二幅。作为版画活动组织者的陈东明,也因此破例当上镇中教员。

          但他的工作始终属于临时性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陈东明下决心一搏,开始办实业:做家具、搞雕刻,同时仍牵系着版画。大约二○一一年,他再度回到热爱的事业中来,办班、建立专项基金,更重要的是推动版画的产业化发展。

          在时代的潮流中,那些民间艺术家各有各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崭露头角的,也有被湮没的。

          任凤山,是桓仁版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作品很多,几年间就积累起五百多幅画稿,其中不少制成了版,主要描写传统意味浓厚的东北乡村生活。代表作《虎娃》展现满族孩子独特的服饰,比如身上挂着穿龙尾、彩线缠的粽子,戴着长命锁、虎头帽,穿着虎头鞋。这些习俗虽然现在不流行了,但有着民俗学的价值。《虎娃》在桓仁农民版画进京展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包年糕》被中国民间博物馆收藏。

          孙继成,一九五三年出生于桓仁教师家庭,后来也一直在中小学当美术教师。他从小通过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门神、供的天地牌与灶王爷,熟悉了版画,这些都是关里人在木板上刻完图形后刷上颜色,再用宣纸印出来的。

          八十年代孙继成去“鲁美”进修,在习练的基础上开阔了眼界,对版画有了更深的认识,领略了各家的构图和刀法。孙继成一发不可收地投入创作,精雕细刻,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重要展览以及俄罗斯、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赛中获奖。

          武戈,出生于沙尖子乡闹枝沟村。参军复员后于一九八一年到桓仁电厂任宣传干事和美工,版画创作围绕两个主题:乡村和工业。

          一九八七年,武戈组织电厂职工创作版画,办了六期班。一九九○年,由他牵头的“浑江版画会”成立。一九九一年东北电管局举办行业美展,桓仁电厂选送六十幅清一色版画,引起重视,单独开设了展厅。一九九三年他被授予优秀版画工作者称号。

          曲冬立,出生于桓仁县城,四岁时因“爷爷给国民党做过饭”被下放到普乐堡公社,“文革”后落实政策回到镇上。一九八七年,在跟李德甲老师学习版画过程中,受到文化馆馆长刘长天赏识,调至文化馆。

          二○○三年,曲冬立组建了桓仁东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包括版画,带动当地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开发产品、走向市场,成为本溪市下岗职工就业路上的领头人。他还撰写了《桓仁版画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对现有版画语言应加以改进和突破,用变化的思维来发展文化产业,把版画变成商品,为桓仁经济发展做贡献,给热爱艺术的能工巧匠带来富裕的生活。

          参与和推动桓仁版画的人还有许多,几十年来可分成三部分,即农民版画、工业版画与教育版画。此起彼落,一直延续至今,保持了相当不错的水平。


          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桓仁版画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文化馆办班不收费,还帮学员解决住宿问题,哪怕睡在办公室,甚至男学员根本没处睡觉,只能整夜作画,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坐着打个盹儿。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桓仁版画创作从无到有,一下子达到高峰。

          一九八八年五月,“本溪市桓仁农民版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三十二人参加,共一百八十八幅作品,获得领导、国内外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前来观展,对作者大加鼓励。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专题报道了桓仁农民版画现象。

          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二年,以桓仁农民版画为主的“中国工人农民藏书票艺术展”在日本引起轰动。

          对桓仁版画特别感兴趣的美国学者戴维·阿曼博士,专门前来访问了十几位作者,后来他在美国举办了“笔精华铁中国现代版画展”,收录了不少桓仁农民版画的代表作。

          正当大家都予以十分关注、桓仁版画眼看前途无量时,谁也未料到,桓仁版画随后却陷入漫长的沉寂期。

          刘玉惠被认为“从作品的独特性来论,要排在第一号”的桓仁版画作者,纯农民的东西,土味最浓,谁也学不来。刘玉惠却终于没能熬过这一低潮,于二○○七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年仅五十七岁。留下的所有刻版,叫人花一万块钱用汽车拉走了。

          为了痴迷的版画,刘玉惠是竭力挣扎过的,他成名后去本溪参加活动,往往没有回家的路费,曾得到熟悉与理解他的领导与朋友帮忙。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他还举办了个展。

          刘玉惠最好的朋友石永君,这位坐轮椅的版画家,作品不多,却深得行家的赞赏,美国学者戴维·阿曼博士称他的版画“超越了现代的不同语言和文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二○一○年给石永君发来高级进修研究班的录取通知,但为条件所迫,他没能前去就读。这两个桓仁最具潜力的版画家,他们的创造力并未能发挥出来。

          时来运转,大约自十年前起这个群体与现象的起落再度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七年,桓仁版画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七年至二○○八年,全县完成了版画作品、艺人、创作群体的普查,并建档立卷;二○○九年至二○一○年,设立版画创作基地和展示画廊,开展版画展销活动;二○一一年陆续出版发行桓仁版画作品专辑。二○一二年,县里把版画列为重点文化产业保护项目,围绕版画产业办培训、建基地、树龙头,使这一植根于桓仁大地上的艺术形式在市场中彰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一三年又投资三百余万元建了古韵文化街,把以版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中在一起,为所有桓仁版画创作者、从事文化产业群体提供免费创作展示空间,打造发展和推介平台。

          这些举措与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是分不开的。希望桓仁版画的民间艺术家能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不再有经济效益的压力,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1(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