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鲁迅与版画

        作者:核实中..2014-10-18 09:12:56 来源:投资与理财

            所谓“巨匠”,就是在他专业之外所关注到的事物,也会因为他的染指而彰显出非凡的品质。

            鲁迅与中国新兴木刻就是这样。说到鲁迅与木刻的关系,版画大师赵延年先生说道:鲁迅先生是中国新兴版画的母亲。此话道出了鲁迅与版画的渊源。

            鲁迅与版画的关系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那时正值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时鲁迅早已以小说《呐喊》、《彷徨》、散文诗《野草》而名震文坛。因为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鲁迅为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南下到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教书。1928年底开始,鲁迅和进步青年创办朝花社,开始介绍刊登木刻作品。1930年,鲁迅在《艺苑朝华》第一期第五辑《新俄画选》里写道:“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当时,国画和油画的创作内容远离现实,终日沉浸在苹果、静物、隐林山水之间。在鲁迅看来,黑白分明、表现力强的木刻无疑是最适合中国时局的。

            1931年8月17日,鲁迅主办的“木刻讲习会”在上海北四川路的一幢三层楼房授课,为期六天。他请来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给13位青年艺徒讲授木刻技术,并亲自主持、翻译。亲历者李桦事后创作了木刻版画《鲁迅在木刻讲习会》,生动还原当时讲课场景。鲁迅穿着白袍子,站在黑板前,亲自授课,众学生围着听讲。

            由鲁迅一手带起来的“木刻讲习会”,被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肇始。

            从这个讲习会开始,新兴木刻运动之火被点燃,一场全国规模的新兴木刻运动也自此拉开了序幕。自“木刻讲习会”以后,新兴版画运动开始发端,在上海先后成立了“上海一八艺社”、“野风画会”、“春地美术研究所”、“MK木刻研究会”等。一批左翼青年从事新兴木刻的创作,如来自浙沪两地和国立艺专的彦涵、力群、罗工柳、叶洛、胡一川、江丰、马达、陈铁耕等相继奔赴延安,成为解放区木刻的骨干力量。

            鲁迅对版画的扶持是持续的,在去世前几年,鲁迅为木刻做了很多事情。

            他编辑出版了《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等画册,推介外国版画艺术。1931年9月20日出版的左联刊物《北斗》创刊号上,刊登了珂勒惠支木刻组画《战争》中的第一幅《牺牲》。母亲抱着刚出生的婴儿“献祭”,紧闭双眼,表情悲怆。这是鲁迅引入中国的第一幅版画,为纪念“左联”五烈士柔石等人惨遭国民政府杀害。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鲁迅以对艺术的精准判断引领了木刻版画的开创,也因此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鲁迅喜欢艺术,并不是凭空而起,或仅仅是为了宣传的需要。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绘画,从幼年的《三海经》木版画刻本,到中年编印的《北平笺谱》,以及对苏联前卫版画的迷恋,鲁迅终生偏爱版画。木刻的质地,就像他做人与为文的质地,黑白分明,简约精炼。版画可以视为他在文学趣味之外的延伸。

            这位文学巨匠不但欣赏与推介版画,他自己也是一位有相当体量的版画收藏家。鲁迅收藏的版画,包括梅斐尔德、麦绥莱勒等不同国家280多位版画家的原作共4000多幅。在新兴木刻的收藏中,鲁迅是最全面的,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机构、个体,能有他那么丰富的收藏。

            鲁迅给人的印象总是一副斗士,其实他也有着平易生动的一面,那也是真实的鲁迅。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描述道: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先生放在床边不断地看着。这是苏联木刻家毕珂夫的《波斯诗人哈斐诗集》的首页,画着一个穿着大裙子、飞散着头发的女人在大风里边跑,在她旁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5(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