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艺术市场“亿元时代”的到来,市场价值兑现价格不断饱和,藏家和拍卖行对“触摸天花板的游戏”也越来越疲惫,于是,版画原始股的抢筹率先从价值洼地脱颖而出,为乏力的艺术市场成功打开了一个“样板式”出口。
2011年8月21日,北京亚洲大酒店,荣宝拍卖现场,也是“滴泉集珍——中国现当代版画名家”专场拍卖预展的最后一天。荣宝拍卖西画部主管李伟异常紧张,因为第二天,他负责的这场版画专场,将接受市场“阅兵”。
结果不负期待,这场专场拍卖总成交额316.8万,总成交率高达92.41%。单就成交率来看,这场拍卖成为此次“荣宝2012清凉一夏”拍卖的花魁,并且高出第二名——“中国书画——当代书画专场”近十个百分点。
在李伟看来,现在市场上有些艺术品价值确实很高,但是价格也已经很贵了。所以,当下的市场需要一些有价值,但价格被忽略的艺术品,版画就是这样一个区域。
革命版画: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2年3月春拍,同样在荣宝,李桦的版画《挣扎》以6万元落槌。同年5月,李伟的朋友去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在中国馆最醒目的位置,正放着李桦这张原版原印的《挣扎》,和拍卖的拍品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荣宝的拍品《挣扎》,上面还有李桦的签名。
无独有偶,今年5月,名为“武器——彦涵革命战争时期艺术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其中,一本英文杂志中最流行、发行最广的杂志——美国《生活》杂志,在1954年4月刊载了彦涵的版画作品,标题为“中国的木刻正在协助中国的战争”。彦涵所代表的这一批“鲁艺”的版画作品,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见证。
在国内遭受冷落的艺术作品,为什么在国外会受到如此的重视和热捧?
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武器——彦涵革命战争时期艺术作品展”策展人朱青生说,“当时延安的木刻版画,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势、激情、巨大的真实和非常明确的宣传和教育功能,使‘武器’具有了一种奇特的力量,而成为现代派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延安的木刻版画和二十年以后出现的墨西哥壁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两个不属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重要艺术创造。所以,延安木刻,是世界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部分。”
大价值,小价格
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鲁迅倡导“新兴木刻”成为左翼美术的主力军,到成为战争时期的“武器”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宣传力量,版画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在美术史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现在中国市场最抢手的艺术家——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的作品,都没有被放在国外博物馆的最醒目位置。”李伟说,“虽然版画作品在学术和历史上有地位和影响力,但是市场的认知还不够充分,所以价格很低。”
李伟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李桦的《挣扎》是水墨或者油画作品,现在肯定是以‘千万’为单位的。”人们对版画的传统认知是——印刷品、存世量大。但在战争时期还没有艺术市场,不存在以金钱为目的的交易,除了少量作品用于展览和印刷的政治宣传需要,几乎没有其他用途,因而存世量并不大。
“李桦的那张《挣扎》,正是当时从李桦的家属手中征集到的,并且在李桦的家里,这张《挣扎》也是仅存的唯一一张。”李伟说。
收藏版画有门道
虽然版画的收藏人群非常小众,但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批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版画的价值。都美画廊的总经理赵庆伟就是其中之一。最早一次购买版画,他跟彦涵的家属买了近百张,经过近二十年的收藏,如今他把其中的8000张版画捐赠给了“春秋版画博物馆”。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秦杰也做新兴版画的收藏,秦杰认为,版画收藏应该有“特色”,并且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收藏,一定是建立在对版画艺术鉴赏的基础之上。他和赵庆伟都认为,版画收藏投资,也应该有体系。
地域系列收藏
比如抗战主题、革命主题或者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主题。除了“延安木刻”主题系列以外,建国以后延安的这批艺术家也进入一个创作高峰。具有代表性的有,以黑白木刻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四川版画”;以边疆风景和劳动场面为主题的“北大荒”时期的版画;还有“江苏水印套色木刻”等,在艺术史上也极具影响力。
题材系列收藏
以主题为系列的收藏,比如“红色收藏”、“抗日版画”、“革命版画”,和建国以后,一系列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抒情版画”,以及之后出现的“民族题材版画”、“女性题材版画”、“儿童题材版画”等。
人物系列收藏
主要以名家为体系收藏,从最早受鲁迅影响的江丰,到以彦涵为代表的“延安木刻版画家”,再到新中国由这批人培养出的一代代新的版画家为主题的收藏,除了彦涵以外,很多艺术家也有重要成就,如李桦、古元、石鲁、邹雅、张漾兮、王树艺、邵克萍、杨隆生、李少言、孙宗慰、赵延年、黄新波、王琦、梁永泰、黄永玉、赵宗藻、李焕民,晁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