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赵景宇|艺途漫步

        作者:赵景宇2020-09-23 21:46:25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写在前面的话

          文/赵景宇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我是怀有无比的敬畏之心的,怀着这颗敬畏之心,我结识并走近了一位又一位艺术家师友,亦由此走进了艺术家师友们的艺术世界。

          我有一句人生格言,谓之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多少年来,我秉承并恪守着这句人生格言,在艺术的路途中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艺术传承固然重要,但是,我依然由衷地敬佩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因为,艺术在这些艺术家的创新和创造下才有了鲜活的生命也因而得以延续、发展。

          中国画向来有境界之说。境界与品位,决定着艺术作品之高下。石涛讲,“笔墨当随时代”,在我看来,“笔墨当随传统,思想当随时代”才是,古往今来,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具有大情怀大境界的伟大的思想家。譬如青藤、八大,再譬如近代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蒋兆和、李可染、傅抱石,现代如石鲁、黄胄、王涛、吴山明、何家英、贾又福、方楚雄等。

          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依旧是中国画的创作法则,“万象源出于心”,师古人亦师造化,师造化更要师己心,故此,对于灵魂的净化和提升便成为艺术家修行的必然要求,所谓的“求朴”、“求真”,“抱朴归真”,如是而已,而对于艺术“真、善、美”终极境界的追求则是需要艺术家披肝沥胆,霜晨雨夜的付出和努力方能入其堂奥!

          戊戌秋月,我为海派艺术大师陈佩秋先生与艺术大家何家英先生精心筹划了一场名为“无负芳华”的主题展览,轰动上海滩;己亥春月,又为我所敬仰的陈冬至先生和李燕华女士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伉俪画展,惊艳河北;秋月再为庄寿红先生倾力策划了“逐写春光”主题展览,大家云集,观者如潮,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以我的眼光来看,这些艺术家们都拥有着高洁的心性,高雅的品位,高妙的才能,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是既有学术高度,又有艺术深度,既有生命温度,更有灵魂厚度的丹青佳构,他(她)们在用“明德”引领这个时代,我想,社会、历史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需要这些仰望星空的艺术家们!我感念这些艺术家们对于艺术这份执著的精神和情怀,感动作品前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缘于此,今将资料汇总、结集成册以做纪念并与旧雨新知共勉之!

          庚子秋月于京华



          无负芳华   砥砺笃行

          文/赵景宇


          在近百年的中国画坛,陈佩秋先生的绘画艺术继往开来,是极具历史性意义的。她自少年始便致力于宋人山水研究尤以南唐赵幹、南宋刘李马夏用功甚深,青年后于山水之外,更倾心于钱选花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精研八大山人,并开始探索将西方印象派的光色技法与中国画笔墨相融,画风自然由早先的细描勾染转向阔笔的花树与精工的禽鸟,精妙的笔墨与印象的光色交相辉映,为画界所瞩目;八十年代后期,陈佩秋先生以游历西方的生活体验,随即展开对印象派光色技法与传统笔墨相结合的全新探索,并由花鸟画科转向山水一路,至九十年代中期而大成,为众所惊羡,嗣后,以丹青致优,山水、花鸟齐头并进,真气弥漫,层楼更上,若无穷尽!依我之见,陈佩秋先生的艺术创作是以创新来体认传统修养的,她的作品形象优美,笔墨精妙,色彩明净,清新自然,其对画面空间氛围的景深妙造,更上接北宋全景花鸟的传统文脉,将之创造性地转化并创新性地发展成为个性的典型风貌,透过其山水背景的布陈,雾气云光的渲染,隐约混沌中释放出光明,她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形象的生动、笔墨的丰富、色彩的多样乃至意境的清高华赡,足以“夺造化而移精神”,确已臻通天尽人之境!在陈佩秋先生看来,以印象派为参照,重振并发展中国画的色彩传统,或许已成为她自觉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她的艺术实践也再次证明,明清传统所倡导的“形象美不如生活,笔墨美高于生活”,固然是一条可行之道,然而,唐宋传统所倡导的“形象美笔墨美并高于生活”,似乎更是一条艺术的“正途大道”!

          在光怪陆离的当代艺术潮流中,一位艺术家要保持其独有的姿态是极为难得的,而这一点,何家英先生真正做到了!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作品从未也丝毫没有时流的印痕。与之相反的是,在潮流汹涌而至的时候,他却能够做到以反思的方式从中超拔而出。而于潮流之外,他对现实生活敏感而又细微的观察与表现,他对现实主义艺术理想不变的守望与执著,他的才思、才情以及由此而散逸的诗意情怀,他的唯美艺术世界所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加之其向来从容不迫的自信步履,都建构成为他不入时流却又令人油然生发敬意的姿态。 对现实主义艺术理想的守望,驱使着何家英先生从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生活中找寻属于自我的创作依据。何家英先生兴致盎然地体察并洞悉着现实生活,竭力从当代社会的景观中寻求新的视觉元素。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坚定的守望者,何家英先生始终对自然与生命保持着信奉的态度与精神,无论艺术创作还是人生命运,他都力求顺其自然,师法自然,注重个人的感受与体验,以表现人性之美为其终极美学理念,正是缘于这种谦逊、通达的人格特质,使得他始终以清醒的探索姿态来面对自我、面对社会,在艺术追求中保持着殉道式的坚守,并在新的艺术浪潮中保持着他的自信和豁达。在我看来,何家英先生的艺术,已然实现了诗意和画境的融通,他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诗画境界与人文情怀交融的精神家园!

          陈佩秋、何家英先生的艺术,不仅形象地诠释了传统文化尤其绘画艺术所展现出的精神和活力,更体现出绘画艺术强大的生命力量!她们的共同之处,是在认同中国画创新多元化探索的同时,依然坚持以继承传统、精研传统作为艺术创作最为根本的精神旨归,又以勇于革新、不断创新的维新精神向艺术高峰阔步景行,毋庸置疑,她(他)们的作品,都是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践行着“洋为中用”、“衡中西以相融”的艺术理念,这,不仅体现出绘画语言本身的智慧,更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智慧!两位艺术大家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姿态和精神是令我异常感佩的,谨以此展向两位艺术大家致敬,并祝岁月静好,高峰之路无负芳华,砥砺笃行!

          戊戌秋月于京华



          梅莲并蒂   大道同行

          文/赵景宇


          画家的艺术风格是心灵创造的产物,是画家人生经历、学养、生命际遇的体现,也是画家所生存的社会之种种境域变异和发展所留存的印记。

          陈冬至先生的人物画创作,体现着他四十余年不断探索艺术创造的朴实心灵。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冬至先生先后创作了《满仓》、《移山志》等富有时代记忆的艺术作品,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陈冬至先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够在极其严密的条条框框约束之下,努力发挥出自己的艺术才华:坚实的造型能力,扎实的运笔用墨和用色功底,磅礴的气势,发自心灵的激情流露和自幼孕育的燕赵雄豪之气的抒发。就在他年轻的艺术热情刚刚闪光之后,不久即步入了其坎坷的人生。“文革”以来的所经所历,诸多变故、挫折和打击,使他长时间在画坛销声匿迹,他所蒙受的内心痛苦难以言说,然而他追求艺术的信念却始终没有中断!逆境中,他凭着坚毅顽强的性格,不断抗争,不断求索,以至他对艺术的领悟,凡经几变,通过形式手法上的脱化,他的大写意古装人物画终于走向成熟,出现了与此前截然迥异的巨变,呈现出一种从容大度、浑朴凝厚而内含潇洒之气的高古风格。这种风格的变易完成,当然离不开他在逆境中的遭遇,离不开他经历逆境而提升的宽博的同情意识,以及他那悲天悯地的仁爱情怀!

          陈冬至先生的写意人物风格,摒弃了只注重素描明暗关系的做法,而专注于线条笔法的表现,并通过笔线探索中国人物画的高古品格渊源。与此同时,他深入研究汉隶、汉简、章草等书法,从中摄取具有永恒审美意义的“古意”因素。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终于拓展出一种淳厚苍浑、古趣盎然而又散发着现代意趣的大写意古装人物画格:人物画笔简而草草,造型高度概括,并加以大胆意象变形。背景处理亦简而整,与主体衬托呼应,点出意境,有些画面还衬以底色,个别底色略做肌理,更加充分地烘托出主题,再配以或草书或简隶之长题,既为表意,亦使画面更加丰满,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这种和谐之中,透露出一种淳朴、厚重、苍茫、浑然的气象。这正是陈冬至艺术风格的特色所在,这亦体现着他良好的性格和学养,也实在是燕赵大地雄厚朴实的民风对他长久熏陶的结晶。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艺术是以格调、气韵、意境而引人瞩目的。特别是宋代绘画,自明清以降,涌现出来陈老莲、恽南田先贤,近百年以来,则是以陈之佛先生为最,而后继者则是寥若晨星。李燕华女士的花鸟画很好地保持了这一传统的规范。她的花鸟画作品十分注重画面的节奏和韵律,讲求整体的形式感,在她所构建起的花鸟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地协调、端庄、优雅和宁静,虽然依然可见宋代花鸟画的情理和谐的艺术特质,然而又极为具备现代情趣。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李燕华女士除却绘画之外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其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与她长期在出版社从事文学编辑、插图、设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在物欲横流、世风不古的今天,要从平庸世俗的功利境域里分离出来升华自身的画格、人品乃至人生境界殊为不易,而两位艺术家在完成了艺术和生活中的自我救赎之外也真正做到了画如其人,风格即人,所谓“文心绘境”,“斯文在兹,如是而已!

          陈冬至先生、李燕华女士伉俪情深感慨良多,祷祝梅莲并蒂,德艺双修,大道同行!

          己亥春正于京华



          丹青挥洒颂春光

          文/赵景宇


          己亥初冬时节,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之际,我有幸与刘曦林先生联袂为清华美院教授庄寿红先生策划推出了以“逐写春光”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取得了圆满成功,无论是与会的美术界领导还是专家、学者乃至观众,对庄先生的作品均给予了高度评价。总体而言,她的艺术风格的衍变、发展乃至完成,体现出她六十多年不断探索艺术堂奥的心路历程。庄寿红先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校求学期间接受过系统的中西美术专业训练,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力为日后的写生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之她独特、丰盈的人生经历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这在她的花鸟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而又集中的体现。

          庄寿红先生是一位有着非常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的艺术大家。数十年来她不断在思考和探索中高山景行,对当代大写意花鸟画艺术的探索意趣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继潘天寿、郭味蕖之后,尤其继王晋元、郭怡孮之后,将花鸟和山水有机的重组结合,可视为庄寿红先生所建构起的新的花鸟画大气象。她的“花鸟与山水以相融”的艺术理念,其意义已远超一般性的方法与技巧范畴,从而具有了艺术史的价值,为新时代的花鸟画艺术成功地指引了一种变革的方向!当她所妙造的花鸟画艺术以排山倒海之势进入到我视野的时候,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庄寿红先生的所思,所想,更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的气度,她的胸怀,她的境界!《艳剪春光》《江山多娇》《点缀江山天地春》《青山意气生妩媚》等作品可视为其苦心孤诣探索的经典之作。

          鲁迅先生有言,“创作,总根于爱”。庄寿红先生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她命定般地投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以"逐写春光“为使命,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这在她所创作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作品中得见一斑。《妍丽版纳》《天堂版纳》《璀璨的版纳》《版纳滴翠》等作品的精彩呈现,体现出她深入生活,对大自然的深切生命体验;她涉历了美、非、大洋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诸多地域和岛屿,对热带、亚热带雨林的奇特景观和地域风情的感受,令庄寿红先生内心深处生发出澎湃、豪迈的激情,让她强烈地感受到自然深处的大美,又令她对生命的瑰丽产生无限遐思……………《悉尼红花》、《奔跑的依姆鸟》《肯尼亚的阳光》《美丽的斯里兰卡》《阿鲁莎的乐手》等作品,正是她不断逐写、描绘人间万物、大千世界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她在追寻尘世间的大美,她在开掘中国画的壮美,她在不停追逐、奔跑的同时,以强悍的英雄气概,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世界!她把源自灵魂深处爱的情思,化作一幅幅水墨丹青,为江山作史,为民族铸魂,她的风神洒落在其逐写的美丽春光里灼灼其华,恰如冯远先生在开幕式中所讲的,“她的作品巾帼不让须眉,完全是一副大丈夫的气概!透过这些线如屈铁,石如斧琢,色墨交融,笔墨酣畅的画作,谁又能想象力真丰富它是出自一位江南女史画家的手笔”?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雄浑、博大的生命气息和精神状态,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民族之魂!庄寿红先生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由她亲拟的画展主题“逐写春光”,也正是其毕生艺术追求的凝炼和总结。庄寿红先生八十多岁高龄还在不断推出新作,并以鸿篇巨制回报这个时代,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好作品,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的,与时代同步,以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以艺术家的“明德”引领这个时代,创作更多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一定要为这个时代留下让大家“记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好作品!庄寿红先生的花鸟画艺术是真情、真胆、真魂的高度结合,更是她奉献给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乃至这个民族的一瓣心香!

          庚子秋月于京华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51(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