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石宰晛、王宁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30日呈现韩国艺术家林安羅个展“想象:双刃之剑”。本次展览由韩国知名策展人石宰晛与中国摄影研究者及创作者王宁共同策划,涵盖了艺术家《冰冻物体》、《浪漫士兵》、《铁痕》、《高潮的重构》、《悲剧的模拟》及《焦虑的排练》等多个重要作品系列。展览将于10月25日启幕,艺术家及策展人将亲临开幕现场,为公众带来导览与对谈。
展览前言
能够在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枢纽”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举办韩国摄影师的展览,实在令人欣慰。为了更好地介绍艺术家林安羅,我回顾了韩国摄影70年的历程。韩国摄影始于记录生活景观、社会少数群体和历史场景,现正逐渐演变为包括舞台化、概念性工作和模拟在内的更多元化的艺术。在这一创造新世界的旅程中,韩国摄影师林安羅以其独特的隐喻和叙事手法,成为闪闪发光的存在。
林安羅曾于2019年在法国阿尔勒摄影节(the Rencontres d’Arles)荣获作品集评审奖(Portfolio Review Award)。她是一位“敏锐地将当代社会焦虑视觉化的艺术家”,因其艺术价值和信息传达而在国际上备受关注。实际上,自2010年代初以来,她一直通过极具戏剧性的战争影像质疑我们所相信的“现实”。她作品中的重要之处不在于“战争”本身,而在于反映艺术家敏感性和韩国社会特殊性的独特“隐喻”。
本次展览的标题是“想象:双刃之剑”。作为出生于战后的一代,生活在和平稳定社会中的我们,在“想象”中仍然存在着间接的焦虑,林安羅的作品将这种心理体验转化为创作动机。远观时我们看到温和的风景,走近时却发现焦虑的痕迹。“双刃之剑”这一表述恰恰指向了这两副面孔——想象的本质:同时拥抱美丽与威胁、和平与焦虑。林安羅的个展“想象:双刃之剑”通过摄影的力量,在事实与虚构、纪实与舞台化的边界上谨慎地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提出无尽的问题。
她的系列作品《冰冻物体》(Frozen Objects)本身就是奇幻景观,在形似博物馆的纯白空间里,红色气球飘浮着,但讽刺的是中心处放置着玩具武器和无脸战争英雄半身像。通过电影和游戏等媒体体验战争的一代人,在事实与虚构之间发现了幻想和恐惧,幻想在此成为恐惧的出口。《浪漫士兵》(Romantic Soldiers)系列遵循着同样的脉络,在漂白的白色空间中,糖果、蛋糕、肉类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与微型玩具士兵并置。在实际战争中毫无用处的物品与士兵之间的尺寸和色彩对比,唤起了我们心理上的麻木感,如同面对我们所熟悉的虚拟现实。《铁痕》(Iron Scar)系列展示了在人体曲线上如纹身般铭刻的各种图像和符号,它将公众在观看媒体传播的灾难图像时如何接受框定的瞬间作为现实的全部,以及由此形成的矛盾和焦虑的情感创伤如何像痕迹一样铭刻在身体和无意识中进行了视觉化。
《高潮的重构》(Restructure of Climax),正如标题所示,是解构和重构高潮的作品。在纪录片和电影中,我们总是将战争的高潮铭记为戏剧性场面。然而,艺术家毫不掩饰地展示了舞台装置、照明、起重机和背景、幕布,表明这样的时刻可能是拍摄设备和导演的产物。《悲剧的模拟》(Simulation of Tragedy)记录了国家和机构组织的防灾演练现场,真实的救护车与救援队严阵以待,但所有情景皆是精心设计的——由假伤者及其表演达成。可以说,这是社会的集体排练。相反,《焦虑的排练》(Rehearsal of Anxiety)则是艺术家的个人排练,从远处看像是灾难场景,但走近观察却发现照明设备和候场演员。这件作品可以称为摄影元小说的舞台——探索舞台化场景如何唤起真实的焦虑,仿佛它是真实存在一样。
日复一日,我们的生活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事件相遇。然而,我们并非真正读懂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局势,而是敏感地依赖于媒体创造的戏剧性图像,也许我们实际上是对消费图像产生反应,却没有对真实事件作出回应。艺术家关注的不是简单地再现灾难,而是我们如何消费那些图像。“想象:双刃之剑”凝聚了摄影的力量,最终在事实与虚构、纪实与舞台化的边界上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所相信的现实有多少是真实的,从何处开始变成了虚构?”这个问题不仅针对韩国,更是针对生活在不稳定时代的我们所有人。当你离开展览厅时,希望你能在遇到周围的所有图像中回想起这个问题,在那一刻,摄影将不仅仅是图像,而是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开端。
● 文/石宰晛
艺术家
林 安羅
林安羅以对世界的深切好奇与介入本能为驱动力,通过自反性的摄影实践探索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裂缝与交叠。她的创作围绕武器、媒体与社会焦虑、身体与视觉机器的欲望等主题展开,其作品持续在韩国及国际上展出。她曾荣获 SAYA 摄影奖(2025)与一宇摄影奖(ILWOO Photography Award, 2020),并入选阿尔勒摄影节作品集大奖(2019)。林安羅被《纽约客》与《英国摄影杂志》评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当代摄影师之一。她拥有弘益大学摄影学博士学位,现任首尔祥明大学摄影与视觉媒体系教授。(www.photobyanna.com)
策展人
石 宰晛
石宰晛出生于大邱,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视觉传达专业,在摄影、教育与策展领域拥有丰富而多元的职业经历。其职业生涯始于担任《纽约时报》与《Korean GEO》的自由摄影师,并于2006年成为大邱摄影双年展的创始成员之一。此后,他策划了多场国际重要展览,包括“Imaging Asia in Documents”(2006)、“Women in War”(2014)、“The Eye of Istanbul: Ara Güler”(2015)、“Imaging Korea”(2016–2018)及“Korean Shamanism GUT”(2020–2023)。他曾担任中国大理国际摄影节与伊斯坦布尔摄影节的特邀策展人,并多次荣获最佳策展人奖。2020至2024年间,他担任釜山国际摄影节艺术总监,自2023年起主导首尔的气候变化摄影项目。目前,他兼任韩国摄影内容研究所所长,并运营位于大邱的ArtSpace LUMOS,专注于摄影展览与摄影书出版。同时,他也是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等国际摄影奖项的提名人及评审委员。
策展人
王 宁
王宁,摄影专业博士,现任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研究方向聚焦于“从概念美术到同时代美术的物质性范式转换”,代表作品包括《恶之花》、《符号与身份》、《基因改造》,以及基于AIGC实验的《微光领航》。她以对图像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为驱动力,在摄影、概念美术与数字影像的交汇处展开创作,探索当代艺术中物质性与观念性之间的张力。其作品关注身份、记忆与社会心理等议题,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于2018年获全国青年摄影展潜力新人奖、同年入选全国中青年摄影人才工程,2023年作品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
展览统筹
裴 陳姬
裴陳姬毕业于弘益大学,先后获得视觉传达设计学士学位与摄影硕士学位,后以优异成绩取得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媒体与影像硕士学位。她目前担任弘益大学兼任教授,同时是专注于摄影出版的出版社MUG的代表,并以独立策展人及艺术家的身份积极开展活动。作为策展人及出版人,她于2016至2019年间策划了纽约Photoville摄影节的韩国馆,并参与洛杉矶Photo Independent、巴黎FotoFever等国际摄影博览会。自2022年起,她与Gallery the C合作,共同主办摄影作品集评审项目“A VIEW”与摄影艺术博览会“Check-in Photo Fair”。2024年,她策划了第24届平遥国际摄影节韩国展“SU[PE]R-REAL”,并担任第18届全州国际摄影节主展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