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协办:悦阳空间
展览地点:北京今日美术馆1号馆2层
展览开幕式:2025年9月25日15:00
学术主持:王鲁湘
策展人:曾辉
执行策展:晏燕 周爱民
展览统筹:范丽 李有然
展览执行:舒向财 郭玉龙 罗怡凝 佘红昌
展览空间设计:王宁
展览视觉设计:王鹏
展览作品摄影:郑林庆
前 言
刘巨德是一个故乡情结很浓重的艺术家。这种故乡意识的觉醒是在年过半百之后,此前,或更年青的时候,诗在陌生的远方。年过半百后,蓦然回首,原来诗就在故乡苦哈哈的土地上。回到故乡的刘巨德爆发出真正诗人的灵性与觉悟,他对故乡的感知有了丰厚的层次。他说人有四个故乡:一是母体的故乡;二是童年的故乡;三是文化的故乡;四是宇宙的故乡。
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玄学很感兴趣,好谈老庄,像魏晋玄学家那样“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庄子说的寓言他信手拈来,几句话必定说到“道”。他理解的道是浑沌,既是万物初始的状态,也是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还是事物最好的存在面目,不要有强烈的分别心,不要有太强的企图心,在作画时要顺其自然,因势成象,如人夜行,不必有清晰的设计和目标,但要蹈虚蹑影,乘除阴阳,随物宛转,与造物者游,游于无朕。他经常画第一笔时目不视笔,甚至闭上眼睛,由这不由意识控制的第一笔划破鸿蒙,然后再一生二,二生三,笔笔相生,在一片浑沌中让物象破晓。刘巨德谈的是中国艺术美学的最上乘义,意在言外,不可说不可说,能理解到他这个境界的人很少。把搞艺术看作行夜路,把艺术家视为夜行者,反对和抵抗理性与分别心对艺术浑沌之道的干扰,靠通感和潜意识与天地之道相通,在朦胧模糊的状态中抵达原初、原始的精神原乡,这使我想起了萨满。
刘巨德的故乡是萨满文化盛行之域。刘巨德的艺术思维,其实深刻地受到其故乡萨满文化的影响,他确实是通灵的,他的作品确实是灵性的,近万年的萨满精神贯注在他画的一笔一划中。这不是迷信,而是文化传承。如宋代理学家所言:“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李泽厚曾说对中国艺术影响最深的是庄禅精神。挪到刘巨德身上,改一个字,叫“庄萨精神”。这就是他的文化故乡和宇宙故乡。
刘巨德多次对我说,万幸跟着庞先生研究装饰图案,将艺术视野打开到无边世界,空间上无国界,时间上无断代,穷极人类艺术史。庞先生说:“装,藏也;饰,加以文采也。”图案和符号,既是装藏,也是饰采。因为图案和符号都是从具体事物的形象历经多轮次的简化抽象而来,这个过程会隐藏很多信息,浓缩很多信息。而最终呈现的图案和符号会成为最简约也最美的装饰。
这一次展览的主题是和平与故乡。刘巨德偏好两个形象:鸽子与少女。他画过无数的鸽子和少女,在他笔下,二者完全合而为一,成为纯美至善的象征。刘巨德说过,艺术家不仅要提供美,还要提供慈与善,以慈观世,以善作画。鸽子与少女的形象,俨然成为刘巨德的精神图腾,他以这个图腾的反复创造来宣扬和传播老子“以慈为宝”的和平主义思想。他也画马,既画草原的野马,也画北朝和唐代鞍鞯华丽的舞马。他厌恶战争但崇拜英雄,因为英雄能够牺牲自己止戈为武捍卫和平。马就是英雄的象征,是刘巨德的又一个精神图腾。
(文/王鲁湘,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家、艺术批评家,2025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