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安:冯少协的嬗变
——观“海上丝绸之路”冯少协油画展有感
一直以来,每位画家都会面对“什么是画?画什么?怎么画?”的思考,如果说“什么是画?”属于形而上的概念,那么“画什么?怎么画?”就是摆在每个画家面前且无法绕开的问题。有画家着重探索“画什么”,也有着重探索“怎么画”的,当然更多的画家力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冯少协就是其中的探索者。他一直在探索题材和内容的处理,技法与画境的表达,并通过题材和内容统一、技法与画境和谐来解决“画什么?怎么画?”这一问题。2009年冯少协完成“百年广州”系列的创作与世界巡展之后,常常和我讨论他的创作选题,期间他又经历了工作与职务变动,从广州艺术博物院到了广东画院,言谈之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不时流露出创作的强烈冲动与夹杂其中的丝丝焦虑!
最近看了十几幅冯少协创作的“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油画作品,真为他感到激动与高兴。这种激动与高兴,来源于多个方面,第一当然是选题,我们知道冯少协是一位善于发现题材的画家,从“关注中国文化市场”到“中东的鸽子”再到“百年广州”,每个题材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现在又看到了他把握住酝酿五年之久不断自我否定后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选题,实在让人佩服他敏锐眼光!自古以来,广州地处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和澳洲之间海上航路之要冲,以广州为中心的中国南海海上贸易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明清时期远及欧美,是中外海上贸易的枢纽,为中外交通、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因此,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的创作又一次体现出这位岭南画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注现实的独到之处:一是紧随时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出访欧洲和亚洲国家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海上丝绸之路被放到国家战略高度,这无疑使社会关注度大大提高;二是独具视角,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创作主题,以古迹、古物为创作元素,通过这些艺术表现来传达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涵,无独有偶,中国国家画院今年也启动了“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组建考察写生团,从海上、陆路及草原三路出发考察写生;三是地域优势,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线最广的省份,也是接受海洋文化最直接、最丰富、最充分的省份,众多的文化古迹,出土、出水文物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四是媒体助力,广州日报在2014年7月启动了“海上丝绸之路”大型采访活动,兵分四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奔赴亚非欧十九城,探访“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迹,并携手冯少协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这无疑使他的创作面得到了巨大的延伸,作品亦将涵盖更广的视角和更丰富的内容。
如果说选题是成功的,那么第二个问题便是画什么内容才能更切合选题?冯少协同样给出了惊喜。在他的画面中,海湾、海港、海神庙、灯塔等这些还能寻找到的遗迹,是古海上丝绸之路曾一度兴盛的标志;琳琅满目的外销瓷器、丝绸,精美的进口玻璃瓶、外国货币等,成为见证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遗证;而消失的阿拉伯商船、最后航行的哥德堡号却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另一种精神的符号:征服海洋,交汇文明的精神符号。所有描绘的对象,都是冯少协精心挑选的,是重现那段历史和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些都体现了冯少协为解决“画什么”而做的深入思考,从题材到内容,我认为他是用心的,也是成功的。
再一个令人激动的自然是画面了,厚重的色调,精妙的构图,独特的技法,营造出的历史时空感和沧桑感,都在他的画面中突显。如《最后的航行•哥德堡号》,画面描绘了正缓缓驶离广州港的哥德堡号,远处的天空投射出迷人的金色,衬托出一个古老的国度,沉重的色调和氛围可能正是身在哥德堡号上船员的心情,即将离开一个神秘的国度,带着大批的货物踏上未知的行程,沉重的色调也暗示着此次行程的命运和历史的归宿。《广州光塔》和《南海神庙》是两幅以建筑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沉稳色调营造出久远岁月的氛围,严谨的构图搭配着准确的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撼动着眼睛,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伤痕溢于画外,这已经超越了普通风景画的范畴,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心灵的涤洗。
海上丝绸之路当然离不开海,海湾、海港、商船是他画面的主要元素,《澳门南湾》把我们带入了1830年的那段历史,繁忙的港口进出着外国船只,一派繁荣景象,画面中并没有过多的明暗塑造和空间推移,房屋和船只都呈现着简单的块面,就连原本厚重的山体,也被刻意的平面化,整个画面概括而清晰,大处着手,细处表现,色彩厚重,具有古典主义的气息,表达的是一种时间的消逝和历史的远去。同样以港口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回望•古黄埔港》,画面近处的树丛与远处的山丘相映成辉,点缀的商船显现出了港口的忙碌,整幅画面色调被处理成如古旧中国画般的茶色,山水的处理亦如国画中渲染技法,三段式的构图更让我们联想起五代董源的《潇湘图》,氤氲的远山,曲折的港岸,停泊的商船,尽显了古黄埔港的秀丽与繁忙。
而将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的出土、出水文物入画,既是这次创作的亮点也是难点。《威尼斯银币》描绘的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遗物,该银币1964年出土于广州的明代提举市韦眷墓,是由威尼斯共和国总督帕斯夸尔·马利皮埃罗(1457-1462)铸造,又称“格罗索”或“格罗塞托”,通行于15世纪,当今存世仅见两枚,外国钱币流入广州,反映和见证了明代中西贸易的繁盛。如何表现直径不足2厘米的一枚银币是对画家的考验,冯少协大胆地将银币的正反两面放大居中而且充满着画面,铸着异国的文字,带着历史的锈迹,并透出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几根看似漫不经心却是精心设计的横竖细线,既打破了因凸显银币主体造成的夸张沉稳与略为呆滞的画面,又似乎象征着时间的划痕,突破了一般静物画的窠臼!同样的表现手法还运用于《广州青釉凤首壶》、《西亚玻璃瓶》等作品之中:北宋时期广州的外销瓷主要出自广州的西村,故有西村窑之称,西村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次为黑酱釉和绿釉,畅销东南亚、日本等国,《广州青釉凤首壶》表现的就是在菲律宾海域出水的一件外销瓷;《西亚玻璃瓶》表现的则是2003年在广州番禺小谷围岛南汉康陵地宫出土的陪葬品,这些玻璃器皿来自西亚伊斯兰国家,是南汉时期岭南与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物品,见证了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旺。
冯少协作品给我的感触还来源于其不断创新的表现技法和不断提升的画面精神。以油画颜料在画布上营造中国画宣纸水墨渗化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他能轻松自如地在画面中表达出中国画水墨般的氤氲气息与油画的肌理韵味。而“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油画,在技法上又有许多突破,如用油画刀替代画笔,直接在画布上刮抹出色块,色彩在画布上叠加、渗透,形成了自然的交融,形与色便在油画刀下一次性完成,虽然这样弱化了笔触的律动和柔和的色彩,却得到了厚重的块面并形成强烈的对比。如《盛唐•阿拉伯商船》,描绘的主体是一艘商船,为了将画面处理的更加丰富,冯少协还应用画笔与油画刀互相替代叠加,应用点、抹、按、擦、摆、揉等各种技巧描绘了主体商船和远景建筑,用“组合拳”形成了独特的肌理与色彩效果。同样的技法也见于他的静物画中。技法的不断创新使其画面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色彩和质感,提高了画面的视觉观感和意境表现。
冯少协是一位能将社会关注和个人情感融入到画面中去的画家,无论是之前的“关注中国文化市场”系列、“中东的鸽子”系列、“百年广州”系列,还是现在正在创作中“海上丝绸之路”系列,其画面中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和欲向观者传达的精神力量。尽管创作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系列还未完整呈现,但已足以感觉到他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新的高度,也完成了他技法和精神上的嬗变。“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油画中除了能再现历史的辉煌与沧桑外,还通过营造一种类似中国画的意境,使观者走进画面,感触到海上丝绸之路蕴含的文化精神,这是一种大航海精神,一种开拓、无惧、包容的大国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基因正在赋予作者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我期待着感受其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