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中国版画TOP8发出上海宣言:“我在”(Being Here)! (作者:邱家和 杨琳 于晓芹)

        作者:核实中..2009-07-29 11:07:59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八人联展凸显“原创版画”

            陈琦:

            在确定我们今天这个展览的主题时,我们称之为“Being Here”,中文叫“我在”。在当代艺术成为热点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还“在”?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要说出来。我们做的这些原创版画是有价值的,是有历史意义的。

            眼下很多当代艺术家在做版画,但我觉得这完全不一样:他是用版画这种技术方式复制他的作品,用很低的价格进行他们的艺术传播、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可以收藏、欣赏他们的作品。这个和用完全的版画的语言或形式进行探索,表达艺术家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两者有质的区别。

            周吉荣:

            这个展览的许多作品在英国的学院里展出过,在那里的名称叫“直接观察”,他们是想通过这些版画来观察中国的版画艺术家的思想、版画艺术的状况,其关注点更多是学术层面上的。还有是面对公众的层面。在英国的展览出的画册里,英国教授写的文章,回顾了中国版画的历史,从明代一直到民国时期的版画,他的结论是,版画真正的繁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我们认为版画低迷的时期。他从一个大的层面来看八人联盟在做什么,从文化、艺术角度上“直接观察”你。拿到上海来做展览又有很多新的角度,比如针对当前铺天盖地的复制版画,实际上这是第三个层面。而这三个层面,都离不开我们这个联盟。

            这个“我在”,是指版画是真正具有价值的。版画在西方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大师毕加索他们也是自己做版画,并不是把他的作品复制下来、他签个名就能成为版画。

            八人联盟承担社会责任

            周吉荣:

            我们组成联盟的意愿,就是考虑到版画的大众性,针对中国国内版画的市场与学术方面的低迷,想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做一个民间的多角度多交流的团体,共同分享各自的个体资源。通过不断的展览,和大众积极交流,参与社会活动,进行慈善捐助。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两个因素:一个就是版画的社会影响亦即其大众性,通过我们的联盟,要让版画回归现实社会。版画的复数性,决定了其受众面和别的艺术样式是有区别的;第二,针对眼下流行的复制版画,假如版画没有自身的价值,仅仅是一个复数性的功能,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画种。我和陈琦在讨论我们这个展览的取名时觉得,“我在”,就是指版画独立价值的存在,指我们这个团体的存在。

            苏新平: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从自身出发:首先要自己坚守这个阵地,把原创版画做好;其次你得有责任感,不光是做自己的事,要承担振兴版画的社会责任。版画现在的不景气,和我们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去说那些社会的原因而强调我们自身的社会责任心。做版画的人都要有这样的责任心。现在这8个人已经承担了这个责任了,你说这个够不够,远远不够。因为这个艺术生态需要全社会的互动,动起来才有可能。我们8人存在是非常本质的一个层面,对于艺术生态来说,这是最核心的一面。但还有另一个层面:版画的“存在”本身是不是能存活的问题。我们要有一种引领性,或者说进行一种艺术本质的探索。这种引领性不能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引领,一定要带动整个版画,这是个社会责任问题。

            原创版画有别于复制版画

            卢治平:

            原创版画和复制版画究竟有什么不同?我是这样想的:对原创版画而言,制版是创作的开始,对复制版画而言,制版是他创作的结束。对于复制版画,制版的阶段就是把原作的图像、色彩、效果这些已经完成的东西复制一下。但制版却是我们创作的开始,有时候还不知道会找到一个什么新的东西,出现什么效果,这种效果其实往往是最吸引我们版画家的。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价值取向,我们是通过制版、拓印,寻找未知的,而复制版画是通过制版、拓印完成已知的图象。

            周吉荣:

            版画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他的价值肯定是存在的。要看如何来认识版画的复数性和复制性这两个特点。复制性有经济价值。复数性则带有独立意义,有其特殊的语言方式与技法特点,其艺术观念等都是独立的,不是依附于其他的艺术作品的副产品。

            徐保中:

            原创性版画考验艺术家有没有独立的版画创作思想、版画创作经验,同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具备前瞻性的版画发展思想。我觉得“原创性版画”的概念提出来,对版画的发展非常重要。这里边确实在表明我们自己的艺术思想,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特别具有针对性。

            张广慧:

            版画实际上是我们从事创作的一个形态。但是我们关心的是版画的印痕魅力。这跟版画的复制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复数不是版画的一个主要的东西。主要还是印痕的语境。

            贺昆:

            我觉得“我在”这个主题非常有意义。我们的版画家的作品和他们的复制的版画,虽然他们在当今的泡沫经济、或者说泡沫艺术的经济当中获得了很多利益,但是并不能证明我们的原创版画没有未来。

            要与“复制版画”共舞

            苏新平

            我觉得应该举双手欢迎当代艺术家借用版画来复制,也应该提倡版画家尝试其他艺术样式。并不是说搞版画的非得要去做别的东西,但作为策略上不得不通过其他的东西来带动,让人重新去认识版画。这只有在中国这个特定环境下才会有这样一个局面。比如说,版画家现在做别的了,但他反而带动版画了。而几乎重要的艺术家都投入到版画了,都利用版画技术做限量复制,从去年开始就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任何艺术样式的存在,如果没有这种互动会很难生存。我们所做的原创版画的艺术价值一定要充分认识,但我们要跳出这个小圈子,反观我们自身,这也是需要。

            张广慧:

            名家版画的复制,这是许多当代艺术家对版画的选择,引起了我们的考虑,实际上很有意义。包括也有些艺术家,用这种方式做水墨。其实艺术家的选择,他可以做装置,也可以做油画,也可以做版画,我觉得现在在做的人很普遍。版画的语境应该是个很好的东西。

           苏新平:

            “我在”是一个声明、立场都行。我刚刚说的开放啊,和方方面面的合作啊等等,并不等于是妥协和放弃,而是在坚守的基础上开放。其实复制也是有不同的方式。用油画的作品直接去做,那就是真正的复制。但是如果你的作品在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图式下进行再创作,那和复制就是有区别。其实我在那些做限量复制的艺术家面前就直截了当说,你那是复制,是没有价值的,我这个复制是有价值的。他们的就是复制,而我的是一种再创作,语言方法是不同的。我觉得我是有责任心的存在。创作是有很多方式的,这种方式我同样不怀疑它,国外很多大师多数都是用这种方式,很少自己亲手做的。

            八人联盟要加强交流

            唐承华:

            其实“我在”,就是一个宣言了。我们做版画是被他这种印痕的魅力所迷惑,要付出很多,很艰巨。我以前一直画油画,喜欢版画的原因是它有一种魅力在里面。我们应该很敬业,我们要做到很极致。不管社会是什么样,版画如何被冷落或者受到复制版画的挑战,关键还是我们要很坚定。“我在”,立场旗帜鲜明,说明我们一直很坚定。

            卢治平:

            我觉得要坚守版画,要加强活动,多搞活动。其实还有很多组织层面上的活动要多去考虑。如果我们不动起来,多做展览,社会怎么会关注我们?而且要把我们的活动做一些总结。有些形式,比方说和慈善团体、政府机构、商业画廊、媒体怎么交流,联盟的活动能不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日程?每一次展览是不是有人来策划?

            苏新平:

            其实我们不仅是艺术精英了,已经是社会积极先进的分子了。在联盟里共同的互动的结果下,每个人都在提升。合作的意识,合作的心态,合作的状态,其实都是在互动状态下产生的。联盟的成员,有跟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如云南,还有跟媒体的互动比如上海。我们要考虑的是,每做一件事,其最大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有些可能是可做可不做的,有些是需要深入发掘而让全社会都知道的。我们是个专业的团体,最后可能是社会上的有责任的团体。

            联盟面临的挑战,是其组织活动需要有分工。比如说,策展这种专业分工,需要那种人参与进来。还有就是我们需要扩展,打另一个牌,引入资金等。这需要有一个专业人才来梳理。我们要进入当代,靠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途径,要把联盟做成一个有社会影响的专业组织。

            ■资料

            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

            “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成立于2006年5月,是由不同地域的各个独立的版画艺术工作室共同组成,是一个民间艺术性质的联盟机构。其目的是把各自的区域优势、个人资源整合在一起,促进与社会相关机构的合作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通过这个平台,积极倡导版画艺术的价值,用版画特有的复数性艺术形式服务大众、回报于社会。

            “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的成员包括陈琦、贺昆、卢治平、苏新平、唐承华、徐宝中、张广慧、周吉荣。

            版画原作年历展

            初始于2003年底。是由周吉荣策划,与红门画廊一起为飞利浦海德基金会(中国残疾儿童村)筹措基金,中国版画工作室联盟成员苏新平、陈琦、周吉荣、贺昆、张广慧、唐承华六人首先参与的展览活动,从2003年始迄今5年,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在北京红门画廊展出并义售,得到广大社会人士的广泛支持,几年来共为基金会筹措70余万元。

            艺术家介绍

            陈琦:生于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央美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他的版画作品主要是木刻水印,不但在技术上突破了传统的尺幅限制,作品题材突出传统意味和中国文化的底蕴,在风格上则表现出当代风范,独具一格,如"信花系列"主要表现有中国传统意蕴的莲、芦花等。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大英博物馆、日本福岗美术馆等国内外大型美术机构收藏。

            贺昆:云南思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思茅美术创作交流基地(中心)主任。作品主要是绝版木刻,在题材上体现出云南异域风俗风情,独具魅力。曾获得多项国际国内奖项,部份作品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欧洲木版基金会,中国美术馆等藏馆、机构收藏。

            卢治平:1947年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现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及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半岛版画工作室艺术主持。近期作品主要以铜版画及公共环境中的大型壁画为主。注重以一种现代的和个人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孙新平:1960生于内蒙古集宁市。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系主任。其版画作品注重形式的探索,并将个人经验、社会责任与现实关怀凝聚在版画语言之中,从现实的题材中体现出超越现实的精神力量。

            周吉荣:1962出生于贵州。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1996年在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研修。现任中央美院版画系副主任。其版画语言,在描绘静止的身边事物和细节中凸显出人文关怀,主要题材有北京面貌和工业城市痕迹等。作品《北京》入选第7届全国美展;《北京之七》入选全国第11届版画展。

            唐承华:1964 生于福建, 祖籍内蒙古。11995 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油画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文化交流部负责人。其作品风格、题材多样,注重于版画的不可预料性和敏感性,借此表达内心的创新欲望。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川神洲版画博物馆、日本东京佐藤美术馆、日本GASASA美术馆、纽约第一银行(USA)等机构收藏。

            张广慧:1961年生于武汉。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版画系,现任湖北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其作品主要是套色木刻,题材广泛,表现力强。作品参加多次全国性展览,在国际国内举行多次个展,并获得许多奖项。

            徐宝中:1963年生于辽宁绥中。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其版画作品独具个人风格,铜版的材质特征通过超现实的图像和细节,冷漠冰冷的眼神的模刻表现得恰到好处。作作品被江苏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4月19日,在上海莫干山路M50的“M”艺术空间举行了一场“我在(Being here)——中国版画艺术工作室联盟作品展”。中国版画界8位重要艺术家苏新平、陈琦、周吉荣、唐承华、贺昆、卢治平、张广慧、徐宝中齐聚一堂,共同就目前中国艺术市场出现的名家复制版画热对原创版画的严峻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在研讨会上以“八人联盟”的名义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我在”(Being here)。

            对于这个主题,陈琦相当认同,他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口号,我们8个人都是抱有相同艺术旨趣的人,在这个很喧哗又很僻静的角落里,我们埋头在这里工作,我们坚守原创版画的阵地。”

            周吉荣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在’,就是指版画独立价值的存在,指我们这个团体的存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37(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