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齐白石的金石心迹

        作者:马明宸2014-12-18 08:52:34 来源:荣宝斋《艺术品》

            (1/7)

            (2/7)

            (3/7)

            (4/7)

            (5/7)

            (6/7)

            (7/7)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集诗文、书画、篆刻艺术于一体的技艺结构,白石老人就是这样一位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艺术大家。他一生坚持治印不辍,以“三百石印富翁”自号,其实他的篆刻创作远不止这些。在篆刻艺术风格上齐白石“不知有汉”“胆敢独造”,突破明清文人篆刻的“书卷气”与“金石风”,形成了浑厚粗犷、潇洒苍劲、自然而又不失神韵的艺术风格。篆刻是艺术家的心画,印文是心迹的表白,齐白石的一生刻印时间长,数量多,他把不同时期的生活感受发而为书画也镂之于金石,把齐白石的三百石印排列开来就是一部与他的生活史并不完全相同的心灵史。这些印文是白石老人生活感悟的心语,充满感叹也富于智慧,记载了齐白石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变迁与心态转换,通过这些篆刻作品我们能够解读齐白石人生中更为隐匿的心路历程与艺术密码。

            大匠之门

            1864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城南的星斗塘,这是位于湖南省南部山区的一个典型的小山村。群山环抱,绿水围绕,游鱼小虾、芭蕉雏鸡是家门前常见的景物,齐白石就在这里度过了近五十年的岁月。童年时期的齐白石在这片土地上玩耍识字,放牛读书并且也萌发了对于绘画的兴趣。湖南乡村这段童年生活对于齐白石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中年以后移居京华的齐白石一直为浓郁的乡土情结缠绕,思乡怀旧构成了他诗文书画艺术的一个基本主题。他不止一次画自己“儿时所见之物”“所做之事”,甚至说梦话也要回家。这段生活成为他艺术取材的渊薮。他治印《吾家衡岳山下》,回忆《故里山花此时开也》,吟咏故乡的山水田园。篆刻《吾幼挂书牛角》就是齐白石对于童年放牧读书生活的回忆。《祖母闻铃始欢喜》记载的是儿时祖母等待他上山砍柴回归的旧事。原来每逢日暮祖母总是倚门翘首盼望放牧砍柴的齐白石归来,有时齐白石晚归祖母很是担心,后来她就为齐白石佩带了一枚铜铃,这样孙儿归来时就能远远听见铃声,以便了却牵挂,安心开颜。齐白石感戴祖母养育之恩,成年后铜铃一直佩戴在身上,并刻印《佩铃人》以记此情此景。

            寄萍堂

            青少年时期因为生计需要,齐白石开始了他的民间木匠手艺生涯。从11岁开始一直到27岁这段时间里,他学做雕花木匠,从学徒到出师独立承接生意,再到后来听从师命放下斧斤,十几年的木匠生涯是齐白石一直引以为荣的经历。他多次刻印自称《木人》《木居士》,以《鲁班门下》自居。进京成名以后他又治印《大匠之门》,作为丹青国手的他不但不回避这段凡俗经历,反而以此自诩甚至自豪,足见齐白石之率真。这段经历对于齐白石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木工生涯让他练就了基本的造型功夫也锻炼了腕力。以雕刻的功夫来画画,这样他才能够够理解形体,把绘画当做“活儿”来做,才画得如此地道和纯粹。木刻的力度与深度锻造了齐白石绘画结实的形像与体感,还锻炼了他对于空间布局的把握能力。齐白石绘画与篆刻中对于章法的大起大落的处理,干脆利落的笔墨、运笔如斧斤、挥写如砍斫的视觉快感,这些都与他的木刻生涯不无关联。

           27岁以后的齐白石终于正式走上了学画卖画的道路,30岁左右他已经能够通过卖画维系生计,成为一位民间画师。之后齐白石又经人介绍外出游历奔走,五出五归行万里路,为人做代笔并教画,后来他治印《天涯亭过客》就是记载这个时期他的广西之行。1909年齐白石回到家乡已是名气大增,靠卖画也使生活改观,过上了闲适的文人生活。这段时期他读万卷书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从一位民间画匠转变为一位文人画家,参与当地文人雅集,与文友以诗文酬唱,参与成立“龙山诗社”,还被推举为艺坛班首。他治印《龙山社长》以纪之,后来又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借山吟馆”,治印《借山吟馆主者》自鸣风雅。可是好景不长,社会动荡冲击波及齐白石在故乡的幽居生活,湘潭兵匪战乱的枪声使齐白石寝食难安,1917年齐白石家中遭兵匪洗劫,他被迫远游,饱尝伤痛,后治印《丁巳劫灰之馀》抒发离乡背井之无奈。

            为人民

            经历两年奔波的齐白石终于1919 年定居北京,开始了他四十余载的京华客居生活。这四十余年间齐白石又经历了艺术上的衰年变法,交际名流、参与展览、出版画集,后在京华艺术院校执掌教鞭,直到名满天下。功成名就之后齐白石的真实心态与自我评价如何?这在他的印文中有最清晰、最真实的表露。半个世纪间历经几个政权更迭,饱经风霜的齐白石对于世事早已看透,虽然成就了大功名但他依然低调淡定,拒绝一些社会荣誉,以普通平民画师自居,以鬻画谋生自娱自足,坚守《寂寞之道》,谦称自己在艺术水平上远远未得绘画三昧,治印《大匠之门》,表示自己还只是站在“大匠”的门口,未入门墙。

            中国长沙湘潭人也

            同时他又治印《何要浮名》《赢得鬓须残雪》,表示了对于名声的态度和岁月流逝的感喟。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开始担任各种社会职务,广泛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他成为新时期传统文化的代表与旗帜。政府的礼遇让晚年的齐白石心有所动,他治印《已卜馀年见太平》表示对太平治世的热望,又刻《学工农》《为人民》,表明自己与时俱进的心态。素来谦逊低调的齐白石还做了一件并不谦虚的事,就是刻了一方《三千门客赵吴无》,意指自己多年执掌教鞭、广收门徒,所以门生满天下,自夸学生如此之多就是赵之谦与吴昌硕也不能与之相比,可见其自负。

            寂寞之道

            按照恩格斯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生活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心灵史则是更为个人化、更为内在的人性呈现。心灵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心灵是敏感和脆弱的。这种隐秘的心灵史如何存在?只有自己说与自己,通过自言自语使它的存在社会化。在齐白石这里,则是通过给自己更换名号、不断调整对自己的评价定位来进行自言自语的,这种自我言语的物化形态就是刻印。镂之于金石以铭刻心迹,这就是齐白石心灵存在的社会化与物化方式。所以,印文中呈现的是一个更加真实的齐白石。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317(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0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