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痴情抒情版画 郑爽:版画不先锋 照样有前途图

        作者:核实中..2009-08-14 16:32:35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红椅垫》 郑爽



          《黄土高原的春天》 郑爽

          《黑牡丹白牡丹》 郑爽  

           “我自知做不了大树,我只是路边的小草、野花,它给大地带来生命,覆盖黄土,装点道路,我想这是我的使命。”这是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郑爽的心声,也是她艺术创作的宗旨:半个世纪前,郑爽选择了版画,用这种平板的、带有装饰性的艺术形式抒发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发掘和传播美。在接下来的艺术生涯中,她虽历经磨难,但矢志不渝。近日,记者就抒情版画这一话题,与这位年过七旬的艺术家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

          任凭风吹雨打 痴情抒情版画

          记者:您与版画结缘时正值其发挥教化功能的最佳时期,于是您那些与之格格不入的作品被视为“小资情调”,自己的创作也处于被动状态。我疑惑的是:那时可供选择的艺术种类不止版画,您又为何要“难为”自己呢?

          郑爽:在中央美院附中读书时,我喜欢油画,但妈妈没有工作,只有爸爸一人挣钱供四个孩子读书,而油画材料又很贵。同时,我酷爱读书,喜欢有色彩的东西,觉着为书配插图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于是,我就选择了版画。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读大学的我随李桦先生去陕西一个现代化工地体验生活。在那短短的一个半月内,我深入到工地的火热生活中,画了一批速写。我的创作是建筑工人工作的豪迈场景,可老是通不过。后来,我把所有的画稿拿给油画系的侯一民先生看,他选中了一张农村小景,说我对这种抒情的东西有感觉,适合创作这类作品。侯先生强调:用版画表现农村的大好形势挺好!不要和自己的爱好背道而驰。于是,我就创作了那张《黄土高原的春天》,这张画还参加了当时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版画展。雕塑系的付天仇先生也支持我创作抒情版画,告诫我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跟风”。这两位先生都是我非常尊重的老师,有了他们的支持,我创作抒情版画时心里就踏实了。

          更为重要的是,我画抒情作品得心应手,深知这些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表现它们没什么不好。于是,不管经受什么挫折,我都坚持这种风格,一直到现在。

          记者:不少中外艺术名家都钟爱版画,如毕加索、赖少其、李可染等,然而版画却并非他们艺术生涯中的唯一。您就不同了:半个世纪以来,您对版画可谓不遗不弃,情有独钟,为什么?

          郑爽:这是我的偏爱,我就喜欢版画那种平板而且带有装饰性的美,我认为版画的魅力正在于此。我喜欢版画,在制作版画的同时也在享受:刻刀发出的“唰唰”声,印制版画时的感觉等都让我有一种满足感。

          版画能培养艺术家较强的动手能力,其色彩适合油画、水彩、粉画等画种的创作,且包涵很多设计、构成的因素。平时,除了创作版画外,我也画一点儿油画,偶尔也玩玩陶器,只是没有张扬而已,可以说是我的业余爱好吧。

          记者:格调高雅是您作品的一大特征,那您是如何通过版画语言展示这种格调的?

          郑爽:格调的高低是审美问题,由艺术家的综合素质决定,和画种没有关系。格调不高,画什么画都不灵。

            投枪匕首已去 时代需要善美

          记者:您在发掘和传播美的同时,也给火热的中国版画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版画不再剑拔弩张,而是平平静静地抒情,柔声细气地讲述美。但据我所知,您也曾历尽坎坷。这样看来,画面展示的内容似乎和您的经历不相符?

          郑爽:有的人经历了坎坷,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可我们姐弟几个恰恰是经历了那些坎坷后,才更加珍惜生活,更向往美,更能发现美。这种心态也和我们的家庭环境有关。

          我的父母亲(郑广渊与溥仪二妹韫和)经历了那些事儿后,什么东西都没有了,甚至困难到了讨饭的地步。但他们心态都很健康,从没抱怨过,周总理接见他们时说:那些东西是不应该没收的,应该还给你们。可他们都说“不要”。我爸爸是建筑工程师,妈妈后来做老师,还当上了幼儿园园长。他们对我们几个孩子的影响很大。回想起那些坎坷的经历,我们都觉着很有意思,而没有丝毫的遗憾与抱怨。我弟弟在北大荒劳动了十几年,回来后自学计算机,业余学俄语,完了到华东师大教书。他刚刚退休,汶川地震时还跑去做志愿者。因此,我觉着一个人只要有追求,就不会怨天尤人。

          记者:版画在上个世纪30年代“回娘家”后,一直保持着紧随时代步伐的批判性、先锋性。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先锋性的缺失,版画创作趋于个性化,精英性逐渐增强,这会不会影响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

          郑爽:“投枪和匕首”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版画的特质,世界版画可不这样。现在,文化多元化了,国家也不需要这么多“投枪和匕首”了,而需要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真善美,需要提高审美水平——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绝不是空话,生活中的“雅俗”处处存在,不注意就会离“雅”越远。我认为现在美育教育的重点不是绘画技术,而是提高欣赏水平,所以我就要通过画或讲座普及审美。因此,没有批判性、先锋性,中国版画照样有前途,依然可以发展得不错。

          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的版画目前的状况不是很好;从艺术的角度谈,中国版画水平不低。但是,我们不能以市场状况的好坏来衡量艺术水准的高低,因为市场有很多人为因素。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版画水平很高,我曾多次到这些国家考察,发现我们的版画创作水平与他们比并不逊色。在日本、欧洲等地举办画展时,我的作品颇受欢迎。靳尚宜先生也曾说:中国版画现在的水平很高,前途也很光明。

          记者:版画的边缘化与受冷落让不少创作人才“转会”,如徐冰、方力钧、张晓刚等弃版画而专攻当代试验和前卫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版画的明天还会更美好吗?

          郑爽:版画的艺术表现力是受限的,有些人转行可以理解。话又说回来,中国版画界还有很多执著的艺术家在苦苦地探索,他们在推动中国版画艺术不断发展。

          版画独具魅力 市场还需引导

          记者:版画尽管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单位市场价格也大大低于其他画种,接近大众的消费水平,但它当下的市场处境却很艰难——和中国传统书画以及油画市场的火爆程度比相差甚远,版画的这种境况似乎不可思议?

          郑爽:中国人喜欢画得真,但版画的真实度比不上油画;喜欢国画是习惯使然,其实有些人未必懂笔墨。另外,还有认知问题:在老百姓看来,版画是外来画种,而且是复数艺术,可“复数”是版画的特性,也正是因为复数性它才便宜。现在不少国画也在无休止地复制,都形成生产线了,那又如何解释?

          我的版画市场状况还可以,不少人喜欢这种抒情版画。其实,现代室内装修最适合配挂版画——版画不仅装饰性强,而且情趣、肌理等可以在室内看得清清楚楚。我想中国人普遍接受版画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也为此做过普及工作,如在大学校园举行版画展等。

          记者:版画遭遇艺术市场冷落的同时,也面临着另类的“红火”,一些前卫艺术家的作品用版画技术复制后,受到了买家的追捧,且价格不菲。您如何看这种现象?

          郑爽:我觉得这种复制和版画的印刷不太一样:版画是原创的,而这些作品虽一切都符合版画的制作程序,但还应是复制品。

          记者:要想让版画摆脱市场低迷的困境,往良性方向发展,除了艺术家的创作外,科学的市场运作至关重要,对此您有何期待?

          郑爽:我觉得画家不应迎合市场,但应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求,创作高品位的作品引导大众。艺术家搞前卫过瘾、好玩、刺激,也无可厚非,然而市场更需要一些高雅的、陶冶人性情的艺术,这对提高国民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画家是一个方面,但要想让版画摆脱市场低迷的困境,关键还在画廊,因为要想让版画进入寻常百姓家,仅靠展览会是不够的,还要靠画廊的引导、推介。 (文/图 吴聿立)

            画家简介

          郑爽:著名版画家,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等职,现任广州美术学院咨询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师承李桦、古元、黄永玉等名家,擅长水印木刻,画风抒情淡雅,富装饰趣味,作品曾多次参展并获奖,被多家国内美术馆收藏,代表作有《黑牡丹白牡丹》、《绣球花》、《红椅垫》、《后院》等;著有《郑爽版画选》、《郑爽版画》,散文《猫的故事》、《无悔的人生》等三篇入选《女画家散文》一书。

          获奖情况

          1982年 水印木刻《绣球花》获巴黎春季沙龙美展金奖

          1984年 《黑牡丹白牡丹》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组织集体创作《华夏之歌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

          1985年 水印木刻《南国初夏》获全国水印木刻邀请展铜奖

          1987年 赴阿尔及利亚参加“世界文化荟萃”,作品《黑牡丹白牡丹》等获集体特别金奖

          1993年 《葱花·土陶罐》获“中国版画版种大展·五届三版展”铜奖

          《蘑菇家族的故事》1、2、3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1(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