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版画创作五人谈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23:11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最近,上海首个民间版画创作基地——半岛版画工作室在半岛花园成立。紧接着,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版画作品展——《中国版画名家邀请展》也在半岛美术馆开幕。而另两个别具特色的版画艺术展览《中日友好青少年版画展》和《2002上海版画邀请展》也分别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还有一系列专题性版画展正在策划筹备之中。素来被看作是小画种、相对比较寂寞的版画开始向人们露出了迷人的风采。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版画创作?本刊日前特意采访了部分美术界专家。

            宋源文(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改革开放20多年,版画已经走过转型期。在一次全国性的评奖中,靳尚谊先生曾说,比较起来,版画发展得最正常。但是,我们自己应该看到,版画在近几年没有力作。要出好作品,还是得有两方面的准备:一是专业上的基本功。别看米罗那些点、线条简单,绝对有功力啊!少了专业训练,就先天不足。特别应该鼓励年轻作者上学、进修。二是生活积累。有些作者太注意创意,过多地受设计的影响,作品缺乏内涵。艺术形象、精神内涵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找到感觉。奥地利版画100多年来只有克里木特、席勒流传下来,说明艺术家的民族情结很重要。

            吴长江(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这100年来,中国现代美术是跟着西方走的。有一个时期,中国美术界有点迷茫,人家不玩这些了,我们怎么办?我常常想起延安时代的木刻,那样的条件却诞生了那么多的大家,靠的就是“中国气派”!中国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情感,有几千年文化的传承,路德维希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收藏中国版画(木刻),看中的正是这些。当然,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人很难适应,就容易着急、浮躁。但我们搞版画还是要静下心来,花时间积累。不错,版画是小画种,不被重视;但只要拿出震撼人心的作品,你就是大画家。

            齐凤阁(《中国版画》杂志执行主编):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版画队伍规模缩小了,但创作质量提升了,在各画种中状态最好、最纯粹。在前些时的“今日中国美术”大型活动中,版画送去的作品不多,但好作品不少。评委们说,还是版画状态好。当然,与国外同行比,我们在技法、材料上差距还不小。近年来,学院版画作为研究、发展的主力,注重文化内涵、学术品格,总体是超前的——传统版画的边界得到拓展、延伸,“大版画”的概念逐渐生成。不少画家意识到,必须走出西方现代艺术的阴影。西方的观念、技术可以借鉴,但只有以现代观念整合本民族民间的传统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摒弃模仿、抄袭,才能以个性赢得尊重,才能立足于世界。拥有“八大美院”的广东,甚至提出了争当“版画大省”的目标。上海版画的综合实力并不低,关键在于组织、反思。现在有了工作室,搞社会化、商品化,可望重现辉煌。

            卢治平(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半岛版画工作室主持人):版画在前几年恢复了元气,今后怎样发展?版画对材料、技法的依赖性较别的画种强,我们在硬件、技术层面上比一些版画艺术发达的国家缺了很多年,需要补。但这很容易陷进去,没有文化领衔就没了灵魂。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技法问题,也有文化背景、感情因素在里面。所以文化内涵是不容忽视的。上海是新兴版画的发祥地,可上海的版画为什么一直不景气?说起版画,人们印象中还是上世纪30年代的黑白木刻,专业圈子外很少有人了解版画的现状。原因可能一是学术深度不够,二是社会化不够。版画工作室试图向国际版画前沿靠拢,引进国际版画家的创作、展览以及最新的信息;同时为大众服务,把最新信息传达给社会,向社区居民、特别是向中小学师生普及版画。注重学术性、艺术性、社会性,从而走向市场化,形成良性循环。

            陈家泠(中国画画家):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本身就是版画。明清木刻,是用国画的线条做版画。为什么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呢?什么都玩玩嘛!好玩,才有生命力。会玩(创造),就是艺术家。版画工作室初具规模,今后还要搞电脑版画、手工造纸,营造一个艺术的、高品位的玩的地方。艺术家与艺术家融合,艺术与生活融合,房产商与艺术家融合,海派艺术就是融合的艺术。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9(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