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2006深圳中国当代学院版画展暨学院版画家论坛(二)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14:11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齐凤阁:下面请郑爽教授发言。

            郑爽:我想接着刚才李全民的发言讲一下我的意见。当时版画家协会在屯溪开会的时候,因为我有一个发言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齐凤阁老师还记得,后来会下皈元(音)先生就找我,“你是不认为我过时了?”我说“我觉得这个画不能说过时或者不过时,您是一个阶段的历史,如果说起延安版画的话,那第一个就要说到您。所以我觉得谁也代替不了它。”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在变成历史,实际上我觉得,其实每个人你的言行和你的所作所为最后都会是历史,包括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都会变成一个历史的,包括我们的画。我为什么讲这个呢,因为刚才李全民讲了现在的版画的状况不太让人乐观,这个问题的确是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学院版画也好,或者是群体版画也好,我觉得都存在这个问题。版画是不是现在变成边缘了,是不是变成了大家都不喜欢它了,最后会退出这个历史舞台。但是我倒觉得不会。因为每一样东西存在它有它的必然性,有人在做,必然它就有它存在的原因。

          版画当前从某个角度来看好象不是主流了,其实这个问题其实是要看从什么地方来看,以前抗战时期版画刚刚被引进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版画家们特别关注国内的形势,以及版画变成了投枪匕首,所以它被人们关注,而且它也关注国家的命运,也关注时事,所以那个时候的版画内容都是和那个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都结合起来的,所以那个时候的版画大家特别关注,也特别兴旺。

          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版画还有一段时间也还是很兴旺,因为那个时候版画和国家的发展政策以及提出来很多的口号都联系得很紧,所以当时的版画是和国家的那种发展的需要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版画也受到了一些重视,也很繁荣。

          现在整个国家的形势变了,现在所有的艺术都是处在一种自由竞争的状态,好象看起来版画没有那么热闹了,而国画、油画变成了很热门的一门艺术,版画相对来说寂寞了。我觉得版画无论是学院版画也好,无论是群体版画也好,我觉得版画必须要有一个出路,不能够吊在那个地方,就是纯学术的。有时候我跟版画家们谈起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我们不愿意为迎合市场去作画,这一点是对的,我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把我们想说的话说出来,而且我们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语言,这种语言形式我们都非常习惯,也很喜欢用了,那么我们就用这种形式来说了我们自己要说的话。

          但是,我想,我们应该有观众,我们应该有知音,为什么没有?有时候我在想,其实也不是完全地没有,也应该说也还是有的,只不过可能我们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版画应该走进市场,这个问题讲过很多次,但是我们就是没有走进去,也不是说不愿意走、不想走,也想过很多的办法要走,可是就是到现在还不太成功。

          也有些人担心,版画走进市场以后可能没有那么纯了,学术性就削弱了,但是应该不会这样的,我在国外呆的时间比较长,也反反复复地出去过很多次,版画在国外还是挺受欢迎的,我觉得在中国应该也是受欢迎的。刚才讲到方力钧、王广义的画,他们的画之所以那么火是因为走进市场了,否则不顾那么火,也不会因为他们走到市场以后艺术性降低的,还不会因为有市场就掉价了。这个想法也许是我自己的担心,我往往觉得走进市场以后是不是我的画的格调会降低?现在我的画还是有一定的市场,但是我还在时时担心,人们喜欢我的画是不是我的画格调低了迎合了市场上那些并不怎么好的审美,我时时都在审视自己的画,在这方面有没有这些问题,我不愿意变成纯粹的市场需要的画。

          现在我自己感觉好象还可以吧,还不至于变得很俗气,或者是迎合某些人的爱好去作画。我想,真正的版画应该是可以的,当然其他画种有一种不太好的现象,不如说它去迎合市场,或者在市场上什么画好卖他就画什么画,或者是重复别人甚至于重复于自己的一些画,我觉得那些方式不可取。我总是想版画一定是可以走出现在的这种低谷,而走向繁荣的。用些什么办法呢?我也没有想好,我想我们应该多做一点宣传,多做一些展示,广东的版画艺术委员会也曾经有过努力,比如说我们想在大学生里面把版画普及一下,我们做过高校版画巡展,把版画拿到高等院校去巡回展览,希望未来的主流人群,大学生们出去毕业工作的时候,甚至于他们当了官的时候他们是懂版画的人,他们会看版画,而且也因此而推广版画、收藏版画。也可能我这种想法太简单了,做法还不够好。但是,我总希望版画有一天它会非常受欢迎,就像在国外一样。

          刚才有一位发言者讲在国外的版画不是单纯的版画,这个我同意,很多的油画家或者是雕塑家他们也会做版画,在日本也是这样的,平山一夫、江山右造(音)他们也会去做版画,我们要把自己的思路拓宽一些,使得版画有让人们接受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做了这些,我想版画会发展起来的,我也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版画会发展起来,每一个画种都不会是一个主流或者是支流,大家都是一起往前走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更关注一下社会,关注一下人们的心或者是人们的需要,我想版画会更好地走进历史,而且它在历史的潮流里面会留下足迹。当然,也很希望能够有这样的机构,我听说现在深圳的观澜搞一个版画村,这个地方也会有很多的关于版画的活动,也会有版画的市场。也希望能够借着这样的一个契机把版画推向市场,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它。

          当然,我也有点担心,版画千万不要想有些画那样,变成行画了,很“行”了,那样不好。单位由于版画本身,由于它的技术性的特殊,因为它的语言也比较特别,所以我觉得它从品位上、从审美上不会太低俗。我希望能够借着这个机会能够使版画繁荣起来。当然这个想法也可能是比较天真的,真的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我总是想,如果大家多关注一下这个事情,大家多想一点办法,我们还是能够把版画做得更好。

          我自己想到这些,我相信这么多人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这个话题也许在今天这个会场上谈有点跑题了,但是我希望平常的时候大家能够关心一下,或者有一天我们能够真的坐在一起能够讨论一下版画的前途的问题。谢谢!

          齐凤阁:郑老师谈到了版画走进市场的问题,提出走进市场不是要降低它的学术品格,降低它的艺术品位,结论是否定的。但是学院版画怎么样走进市场确实也一直困扰着我们。郑老师在广东主持版画的工作也想过一些办法,她刚才提到观澜版画基地是一个原创的版画基地,展销也是它的功能之一,也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开拓的工作。明天下午我们去观澜的时候可以进行交流,最后能不能走进市场还要靠大家努力,还要看社会需求,有很多的因素。下面请李宝泉教授发言。

          李宝泉:学院版画,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就是综合院校要比艺术院校的规模要大得多。有的时候我们对艺术院校我们容易这么说“我们是小学校,但是我们是老学校,我们是名学校。”在艺术院校当中版画系虽然是一个长线专业,但是近几年从规模来看,在纯美术学院当中版画系的规模也不算大,可能相对其他学科比也是一个小系。

          在美术行业当中,大家也习惯于或者大家也都这么认为,版画是一个小画种,刚才前面也提到这个问题。辽宁美术家协会各画种的艺委会、有“油画艺委会”、“中国画艺委会”,还有一个“版画、水彩艺委会”,把版画和水彩放在一起了,我从来没有画过水彩,我还是这个“版画、水彩的艺委会”的主任。在全国五年一度的美展长,北京展区可能作品比较大,中国展区的作品有油画、国画,版画的作品放在展区之外的一个展区展出。来之前刚刚参加了“辽宁省高校示范性专业的评审”,也是作为一个学科专家的评审。原来我们也想报版画,因为教育部的专业目录的门类有工作学、药学、理学、等等,文学门类下面有一个艺术学是我们的教学学科,但是我们作为纯美术院校下面我们是二级教育学科,艺术学往下有很多的专业,我们学院有六个专业,绘画、雕塑、美术学、摄影、艺术学和工艺设计,这是本科的专业,我们的版画实际上专业方向,我们时候是叫三级学科,实际上国家是没有三级学科的。

          艺术学院我们的教学机构的设置,一般来说我们把系建制都是建立在我们的专业方向上,比如版画系按照专业目录是一个专业方向,并不是一个专业。由于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有时候也查阅了一些资料,也考察了一些国内外的一些学校,特别是国外学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我们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还真有吻合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本科生录取的时候大多数都是专业方向录取,但是国外还真不是,他还是一个大的绘画概念,或者是一个大的设计概念。

          我们把版画看得很重,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版画作品搞得越好,在整个美术界的位置就越好。但是无论我们怎么看,有一个前提必须明确,版画就是绘画。这一定是建立在绘画上的版画,如果我们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首先是画家,其次才是版画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因为绘画它还是有一些固性的东西,有点像体育和游戏,假如说体育中的跳高项目自己跳还行,但是打网球一个人打不了,就得有人跟你打,否则就是圈子里玩,这个恐怕有问题。所以一定要把版画放在大的绘画概念当中,这个是比较重要的。鲁美原来有一个刊物的名字《美院》办的比较早,大约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办了,因为是学校拿钱,就想宣传学校,所以当时组的稿件,包括有一些作品基本上都是鲁美的,或者是90%是鲁美的,结果办了几年以后谁都不知道鲁美有这么一个刊物,办刊思想有了调整,鲁美拿钱办美院的刊物,但是办的是全国美术的刊物。于是乎现在美术界都知道鲁美有一个美院的刊物,我说的意思是版画一定得放在一个大的绘画系列当中去,我们首先得有这么一个明确的方向。

          这是我想说的一个意思,就这个意思我也写的一些东西,我写一遍没写完,我就试着读一下。因为没有改的过程,还没有完,所以可能这里面有一些错误,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版画近些年虽然经历了形势、观念和技法的变革,但在中国现代艺术领域里的位置感仍然不强,在版画界产生影响的作品,在每个美术界影响并不大,这一点和中国昔日的版画作品在美术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的辉煌时期相比,今天的版画应该说还是有一点显得沉闷。今天,人们对于版画的理解大都还没有完全跳出作为艺术活动中的一项作为较强技术性的单一画种的概念范畴,所以我个人以为,应该理性地分析这样的现状,并着手解决几个问题。

          原来我想写六个问题,但是我写到第四个就完了。

          当一个版画作者被称为版画家时,可能会给他带来某些荣誉,但也可能会给他带来某些限定,这样的限定有可能会使这名作者满足于只作为版画家或版画技法某一方面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宏大的艺术本体语言的把握和感知能力。艺术发展规律与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时代出现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现状具有不同的属性,艺术发展规律呈现的是多元与兼容的宏观概念,版画家需要通过自己的作品或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创作观念来表达对艺术本体完整的理解,而不只是仅仅对本画种的单一解释,因而在版画家身上,我们更希望看到一种纯真的艺术品质,它应该体现的一是版画家不只把固有的经验放在眼里。

          版画家的固有经验是很重要,我想说一个问题,所以角度不一样,所以我用了这么一个意思。

          第一,他们会重视自我认知并善于发现真核的可能性。二,版画家不带偏见,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能,对自己的创作是有帮助的,可以打破各艺术间的界限,这样才能使版画创作对后人更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相反,如果版画只局限在自己的技术层面,或作品层面之上,这样的思维就明显淡薄,也缺乏其他画种和艺术形式交流的可能或者说是能力。而最为可怕的后果是这种思维会导致版画越来越走向边缘化。

          第二,绘画艺术中的视觉语言终究要与作者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可度归结在一起的,版画家对于时政的挖掘和理解应该是文化给自己带来的一系列的差异和变化,艺术家的工作是用自身的生命和心智引证文化的特殊的审美的要求,是建立在艺术行为之上的对宏大文化认可的一种状态,因而,版画家无论在从事何种版种和何种技法,都应该回归到对文化背景的思考当中,在自己的版画作品中传递出对某种文化的理解和深刻认知。当版画家选择了一种或多种媒介来进行他的艺术活动的时候,并不代表他只沉醉于这种或者是多种媒介的本身的趣味里,他应该通过他通过它来传递出对自身、人和社会,甚至人本身的研究成果,这样多种媒介提供的作品才可能成为带给人们的精神产品。

          只有今天的版画家们放弃掉自身的身份认同带来的固化思维,真正意识到版画的概念其实就是一种义务中的实践,一种个人追求自由在线自身思想的过程,即使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运用木版、石版、铜版和丝网版来把握审视,也可以从版画作品里看出所承载的绘画艺术的传统和现代新生文化的交织,这样的版画才会直立于现代艺术的前沿,而充满的时代的生机。

          第三,虽然版画的技术带有明显的反复性,但如果单独跳出技术层面,而放大到宏大的绘画背景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与其他画种的共性关系。比如远景的造型规律,黑白和色彩的规律和其他艺术的规律把握,不仅仅没有和其他画种产生隔阂,相反这些共性的元素构成的版画借鉴其他画种或者与其他画种借鉴版画的必要条件,版画的优势在于他对版画的技巧认知决定了可以与这种产生共性思维的艺术家交流和沟通的总体语言。一张优秀的黑白木刻同样可以给其他的艺术家以启发深思,人们通常会希望看到版画作品是把心灵最能打动人的作品展现出来,内涵其中,但隐藏在轻快的外表、流畅的形式下的技巧高超感觉不到技巧的存在,而这样的通用规律性的把握,可以保持版画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重要一项来得到广泛的认可。版画家在使用和完善这些通用的规律性时,看起来是在重塑版画的纯粹性,其实也在重塑着绘画本体的纯粹性。

          第四,作为版画家他的使命不仅仅是创作作品,还要通过版画作品将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打开放大,今天的当代艺术因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而形成繁杂多变的特色,因而版画家们就不能只沉迷于版画范围而逃避其他。版画家也同样应该关注艺术观念,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知识含量的拓展和理性的分析,会使得版画家接受来自其他画种的相互作用,并能够完成一整套有关版画的新知识体系的建构。

          版画家对版画的学者型研究气质是为了完善艺术的多重属性,这种学者方式的研究,不是只强调版画理论而忽略了版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版画家在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外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实验,去突破版画已知的表现极限,所以具备对知识渴望的心态和综合分析掌握与研究的能力,才不会使版画家停驻于版画身份上认同,而有可能升华到真正艺术上的创作。

          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学者方式的培养方式,能够帮助版画家在技术层面上有别于艺术匠人,又在艺术本体语言中不会划归出去,而他们创造的版画作品才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我没有写完,所以我只写到这儿,所以读到这儿。完了。

          齐凤阁:李宝泉先生谈到了版画的审美问题,版画家的文化审美问题。相信能够给大家一些借鉴,现在是罗必武老师发言。

          罗必武:刚才李老师说到了边缘化的危机问题,我不认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反而认为一个好事情,因为自然界有好多的生物是借着别人来生存的,是寄生于别人的,借着别人共生来发展的,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今年6月份我参加了深圳当代艺术院的雕塑艺术展,我用现在已存的实物用版画的形式放上去,这个展览过程中它的环境和存在的空间在变的时候,他使得原来这个物体的意义得到的升华,我借助了这个东西去延伸我的版画。

          我原来这篇文章是《平面的延伸》,谈版画的展示意义,这个文章特别长,又不是特别符合这个主题,我现在谈的问题回到学院版画的概念里面去了。刚刚谈了危机的理解。

          学院版画是一个流派还是一个现象,是流派存在的架构是什么呢?因为我们上个世纪说了一个新兴木刻版画,我们现在把它当成是流派而不是现象,因为它有存在的架构。就像我们现在说毛泽东时代的美术,已经不是一个概念,把它当成一个流派的时候会存在几个架构,他的人员构成是怎样的,他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是怎么样提出来的,机构的存在,宣传方式和口号是怎样的。

          我们现在的学院版画如果作为一个现象去看,跟毛泽东时代又不同,毛泽东时代是集体的意识,不存在个性的张扬,这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学院版画提出来每个人的个性在张扬,集体的意识在什么地方呢?他只是存在一种现象,而不是存在于一种流派。

          学院版画和非学院版画的界限现在是否清晰?现在资讯这么发达的情况下,我们原来理解的学院版画的概念和现在的概念已经不同的,包括它的个体的变化的身份,以前的农民的版画和工人版画是农民和工人,现在很多的版画是很多专业的人士在做。学院版画仅仅提出观念的前沿,如果手段的前言不与它同步的话,这个问题是不是会得到完善呢?也就是说它是不是具备了当代性?因为当代性还包括它的手段的同步。当代性又具有公共性,学院版画具备这样的思维吗?或者说现在我们把它当成现象的话,我认为它黎明中的黑暗。如果版画不存在于专业系的%里面去,当代学院版画是不是更容易实现系当代性?李全民老师说的,语境的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不光一个平面作品观念上的转换那么一个直线的思维。
          我这篇文章当时提的是一个呈现方式,因为我们传统的版画只是说了制版和印刷,没有谈呈现方式,呈现方式是进入当代语境一个非常重要的图解,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平面的、纸张的,所以不存在呈现这样一个主动的思维关系在里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当时李盛中(音)的《山水书法》如果他不是不借助这种形式的话,它仅仅是一本书。

            齐凤阁:罗必武老师提出的学院版画是一个现象还是一个流派,流派应该有大致相同的艺术追求、艺术趋向、艺术主张,有代表画家就是领军人物,这个称为流派,按照这个尺度去衡量,目前的学院版画又具备这个条件又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这个问题可以在理论上进一步思考。所以他提出学院版画那是“黎明的黑暗”,还没有到“黎明”。如果到黎明就产生了。

            张广慧:邓小平把中国的经济腾飞寄托在深圳,你是把学院版画寄托在深圳。

            齐凤阁:如果大家有这个信心的话大家一起去搞,会有一个流派的产生,现在在座的出现一些领袖人物代表一些画家,那就是一个“大家”。一般的流派都有一些“大家”,一些“大家”都有他明确的主张,大家的主张和他一致,创作倾向和思想都一致,所以产生流派。现在我们从时间上还短,作为艺术追求还不够明晰,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师还没有最后产生,所以现在称作“黎明前的黑暗”也有道理。

          明天是自由发言。今天到此结束,谢谢!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7(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