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古代书籍版画插图的语言释义与再创造特征(作者:陈 丽)

        作者:核实中..2009-09-15 16:04:23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我国的插图艺术历史悠久,古人以图书并称,有所谓“凡书必有图”之说。宋元时期,由于戏曲、小说、平话的繁荣,文学版画插图随之兴盛起来。到了明代,雕版事业的活跃,市民文学兴起和私坊书籍的发达,加之有不少著名的画家参加了插图的绘制工作,使版刻插图艺术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古代插图已成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用文字和造型两种艺术语言来描绘事物。插图既要忠实文本,诠释信息,同时经过艺术提炼与加工,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从二者的关系来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文字与图像互释转换和再创造关系。
            
          一、 传达相对准确信息的释义转换
            图像作为一种大众性的交流传播媒介,具有直观性、证言性、易明性等特征,可与文字相映成趣,互为诠释。在古代能够识字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识字有限。古代书商为了吸引读者,往往借用图像来帮助人们阅读和理解书籍内容。版画插图以一个直观媒介的方式,以图释文,传达书中的信息,即使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亦可欣赏。镌图者在信息视觉化的过程中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准则,以形达意,意形转化,用图象来构建视觉语言。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人物众多,身份不同,性情各异,既有极其生动的生活场面,又有浩瀚的战场和梁山景色。插图将这些繁杂的信息、思想、内容用生动、有序的方式表达出来,使阅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看“智取生辰纲”中描绘虞侯和老都管“气喘急急”,“松树下坐了乘凉”,众军汉甚至“脱得赤条条的”,使读者立即体会到“山僻崎岖小径”, “石头上热了,脚痛走不得”,“其实热不可当”的环境特点,渲染出酷暑难耐的气氛。杨志和吴用两队人马分别在画面的上下两方,与卖酒人的争吵,士兵吆喝要吃酒,杨志摆手阻拦,如此复杂纷繁的内容,却组成和谐的统一体。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故事情节便都跃然纸上。如此纷繁复杂的情节经过画师巧妙安排,匠心经营,画面构图繁缛而不乱,层次分明。读者观后,故事情节已猜到十之有八九。但是没有基于文本的创作则无法让人信服。看一明刊本中,画师将孙二娘刻画成年轻貌美的女子,这让人如何理解“眉横杀气,眼露凶光”的母夜叉,“开酒店卖人肉,专干杀人夺货的勾当”?插图是图与文紧密配合的一种艺术,必须忠实刊本的内容。人物、景象以绘画的形象予以生动的表现,是基于文学作品之上的。图像补充文本,达到引起读者兴趣的目的。读到优秀的插图时,我们可体味到艺术语言之美,会看到那原汁原味动人的故事。
            
          二、 体现插图本体价值的再创造转换
            忠实文本并不是停留在看文识图上,而要经过再创作,使其具有艺术个性的感染力,同时也要深入具体、刻画入微,让读者从中既能得到艺术的享受,又能感觉到具体的生活形象。插图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备一定的绘画条件。这里包含了审美与情感,把人们对信息的接受转化为一种精神享受与对美的追求,转化为真情实感的交流。古版画插图的创作者经过选择、提炼等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与场景。这些典型环境中的的典型形象,流传久远,至今看来仍为精品。在小说《西厢记》中,陈老莲所创作的版本中“草桥惊梦”,充分发挥视觉艺术造型特长。插图描绘莺莺的母亲逼张生进京赶考,张生和莺莺分别后,路上住在旅馆里,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莺莺追他而来。画家舍去繁缛背景,突出梦境。梦境中的细密精致与室内大胆留白,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目睹莺莺“不怕关山险,不顾道路赊,走向那荒郊旷野”的真情实景,感受到她 “绣鞋儿沾满泥,嫩脚儿棘刺破。哪管它潇潇暮雨催寒蛰,哪管它冷冷晓风吹残月”的艰难路途,从内心发出“想人生最苦是别离”的感慨,颇具艺术感染力。恰当的取舍和强化是为了把原文的内涵阐述得更确切、更透彻。这样的再创造就不仅是对文字的复述,对作品的图解,而且经过了概括和构思,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者在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视觉转换,将文字信息转换为造型视觉艺术,融入造型艺术语言,刻画出人物特征、时代气息,使之具有独立性的审美价值。
            插图帮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事件、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形象变成具体的视觉形象,以补充文字不足。创作者的艺术加工,创作出一幅幅珍贵的艺术品,至此,插图的价值就不仅仅是作为文学的辅助,而具有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5(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