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论黑白木刻创作中“灰”的趋势(作者:汪滢滢)

        作者:核实中..2009-11-06 16:57:50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翻看近些年出版的版画画册和近些年的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以及各式各样的版画展作品不难发现: 版画创作整体上朝向了画面整洁、讲求精致的方向,改变了以往的技艺粗糙、印刷技术不讲究的弊端。特别是“版画艺术之正宗”的黑白木刻,更是有由“大黑大白”走向了绵密细腻的灰色的倾向。黑白木刻以“灰”为主体,黑白的强烈反差减少了,对比减少了,增加了灰度的技术性制作。这种趋势以院校版画创作更为明显。


          版画家、批评家对于此类倾向持不同的意见。批评者认为:对印痕效果的热衷和陶醉、对画面的工艺设计,会使黑白木刻沦为印刷品,脱离绘画性,丧失生命力。而版画家则认为: 对于技术性制作的过分注意、对印痕效果的热衷和陶醉、对画面的工艺设计,并不能给予全盘否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作品形式的逐渐表面化、肤浅化。


          不容质疑,中国的黑白木刻风风光光地走过了上个世纪,它在抗战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宣传作用。在社会的主流为争取光明和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历史背景下,黑白木刻曾因其强烈有力的黑白和凌厉的刀法以及简便易学、条件容易创造的复数性,作为武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先生写道:“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新兴木刻运动的产生正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这时的木刻创作迎合革命宣传的需要,必须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充满激情地“放刀直干”,发挥木刻强有力的语言和激情的感染力,产生震撼力,从而对民众起到教育和宣传的作用。那个时代产生了大批的优秀黑白木刻艺术家,他们的木刻作品形象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热火朝天的历史,激励了人民群众的斗志。这些作品上带有不可磨灭的历史烙印,已经被书写进了中华民族那段悲壮的历史。


          但是当革命的、战斗的历史演化为和平的、建设的历史时,当黑白木刻不再是革命的有力武器,不再背负政治使命时,黑白木刻便还原成艺术表现的载体,还原成艺术家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其简约明快、畅快淋漓的语言特征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依照艺术家们不同的审美取向、品位追求和个人性格的差异,黑白木刻的创作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表现语言。艺术家的审美既可以倾向于苍凉大漠的壮美,又可以倾向于江南小镇的秀美; 既可以有高度概括的黑白,也应该可以产生出细腻绵密、变化丰富的“灰”色调。


          这样的变化还应该归于新人的踊跃介入,新人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生机。由于较之老一辈和中年艺术家,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在这个群体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与前辈迥然不同的现代观念和意识所赋予的时代品质,造就了他们不同以往的审美品格和时代追求。在他们的身上少了政治的烙印,在相对于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他们转而向内,更关注自身的生活际遇,倾向于个人感情的抒发,这无形中丰富和多样化了黑白木刻艺术的题材和体裁,给黑白木刻带来了多样化的表现手段。


          技术环境的改变,技术手段的发展使黑白木刻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貌。其中包括各种刀具、版材和纸张的应用。这些改变使黑白木刻不再受传统平刀、圆刀、斜刀、三角刀的限制,不仅出现了各种不同型号,例如极为细小的传统刀具,更将其它版种中的刀具运用到黑白木刻创作中,例如铜版中的排刀和推刀。版材方面除了传统的层版、实木版之外,随着市场的丰富和发展,还出现了铝塑版、有机版、石膏版等,都是理想的黑白木刻创作材料。这些现代化材料的运用,为创作出绵密细腻的、具有丰富变化的灰色调的黑白木刻创造了物质条件。


          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内容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题材范围的选择,也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这些趋势在其它的画种中也有表现,不仅仅是版画或者黑白木刻中才有的问题。


          对于黑白木刻创作中“灰”的趋势的肯定,并不是说要否定“大黑大白”、畅快淋漓、放刀直干的木刻形式。在欣赏这样的作品的时候,仍能在心里感受到作者创作时候的激情,能够被画面所产生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打动。在新世纪、新的社会背景下,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不能仅仅流于表面的工艺化,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画面的精致而忽略了作品的内涵。不能取悦于市场,屈从于低等审美,使形式和内容分离,为了形式而形式,使艺术作品没有了精神内涵,成为纯粹玩弄形式的游戏。


          黑白木刻丰富多彩的表现语言,归根到底,应该强调:一切艺术形式都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的内心情感。


          作者:汪滢滢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4(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