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青海瞿昙寺

            (1/2)

            (2/2)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距县城约21公里,距省会西宁70多公里。是青海著名的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占地52亩,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这座规模宏大的汉式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是在明王朝扶持藏传佛教以统治藏区的政治背景下,由三罗喇嘛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创建的,明太祖朱元璋于次年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姓氏赐名为“瞿昙寺”,此后又经历永乐、洪熙、宣德各朝钦派太监及匠师扩建。

            寺院选建在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背倚罗汉山,前临瞿昙河,面朝凤凰山,远可望雪山,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寺院原围有土城,形势险固,可惜目前仅存残垣断壁。

            瞿昙寺建筑组群划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进院落,中院和后院周匝廊庑;沿着中轴线序列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和隆国殿;两侧对称建有御碑亭、小钟楼、小鼓楼、配殿、香趣塔和大钟楼、大鼓楼等。其中,前区基本呈汉地佛寺“伽蓝七堂”格局。后区巍峨壮丽,冠于全寺的隆国殿,两翼有呈向上朝拱之势连缀抄手斜廊,还有造型端庄的大钟楼和大鼓楼对峙左右,则明显仿自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奉天殿(太和殿)和两翼抄手斜廊以及文楼(体仁阁)、武楼(弘义阁)的布局意象,堪称明清北京故宫的“活化石”。另外,主体建筑群东北,还有一组两进院的活佛住所即囊谦,为青海地区民居建筑风格。

             瞿昙寺的汉式建筑风格十分典型,在类型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实际也是清代北京和承德等地大量兴建的汉式藏传佛教寺院的先声。其基本完好的的建筑遗存,包括风水格局、廊院、抄手斜廊、建筑彩画、壁画、御碑等等,为古代艺术、文物和建筑史等研究留下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众多珍贵实物资料,也成了为引人入胜的观光旅游胜地。

            瞿昙寺,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瞿昙寺坐落在略成正方形的城堡内。土城名为"新城"。寺占新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从山门起的的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两侧建有御碑亭、护法殿、壁画廊、左右小经堂、四座镇煞佛塔、大小钟鼓楼。这些形制各异的殿堂,错落有致,气势宏伟。据说,瞿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选择这块圣地时,罗汉山松柏参天,瞿昙河畔杨柳荫浓,一泓清泉流于石山,水光接天,明彻半壁。三罗面对灵地,歇杖憩息。临行时忘携禅杖,回去取时,禅杖已在泉边扎根生长,后来就成为象征高?的珍珠树。寺的正门叫山门,宽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两侧分布着两座御碑亭,藏语叫"四门碑亭”。院西侧还建有金刚殿,他是前、中院的分界和过道,十分幽雅。瞿昙寺殿居中院前部,初建于民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清乾隆47年( 1782年)改建葺修。 宝光殿居中院后部,竣工于永乐16年( 1418年)。隆国殿,俗称大殿,和瞿昙寺殿、宝光殿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是全寺最高大壮丽的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四面设明廊,屹立在宽大的须弥座台基上,前面伸出月台一方,月台左右各设踏垛九级,四面以红砂石栏杆围绕。大小钟鼓楼分别在隆国殿前左右两侧,东西对峙,上设隔扇槛窗,平台外加护栏,可供游人凭栏远眺,欣赏寺内外风光。 壁画廊的巨幅彩色壁画,即所谓“七十二间走水厅”,面积约400平方米,堪称为该寺艺术之最。壁画所绘,多为佛教传说故事。“叨利天众迎佛升天宫图”、“善明菩萨在无忧树下降生”、“净饭王新城七宝衣履太子体”、“龙王迎佛入龙宫图”、“六宫娱女雾太子归宫图”等等。构思巧妙,驰骋想象,贯通三界,纵横太空。技法之纯熟,形象之生动,达到很高的境界,虽历经五百余年,色彩依然鲜艳夺目。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宾曾来参观,其中有人赞叹说:“画技精炼,构思奇特,真是画中瑰宝,不可多得”。

            藏语称“卓仓拉康果丹代”,亦称“卓仓多杰羌”,意为 “乐都持金刚佛寺”,附近群众俗称“拉康囊”,意为“佛堂内”。位于曲坛乡所在地,南距县城约17公里。瞿昙寺的开创僧三罗喇嘛,法名为桑杰扎西,《明史》作“桑儿加查实”,俗称海喇嘛,生于元末至正年间,明永乐十二年(1414)卒,系西藏洛扎县卓垅人,为噶玛噶举派僧侣。约在明初,三罗喇嘛游历来青海,曾长期住青海湖海心山静修,后移居乐部南山。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被朱元璋请到京城,尊为上师,并由明王朝拨款,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建寺。翌年,朱元璋赐名“瞿昙寺”。

            瞿昙寺从初建到后来的扩建,都得到明王朝的大力扶植,明朝封三罗喇嘛为西宁僧纲司都纲,成为西宁卫的宗教首领。明王朝历届皇帝为瞿昙寺赐匾额、修佛堂、立碑记、封国师、赐印诰 ,以瞿昙寺为纽带,加强对河湟流域以及柴达木地区的统治。三罗喇嘛的家族成员定居瞿昙寺一带,世代为当地土官,该家族因来自卓城,故称“卓仓”,当地发音作“角仓”,后来又逐渐成为乐都南山地区的地名。又因三罗喇嘛与西藏佛教噶举派祖师玛尔巴同族,故称其家族为“玛尔仓”,意为“玛尔家族”,当音变为“梅氏家族”。梅氏家族直到解放前夕的瞿昙寺管家梅香曲,一直是当地的实权人物。瞿昙寺在清代前期仍受到中央王朝的重视,该寺出身于梅氏家族的班觉丹增,在康熙年间受封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其侄阿旺宗哲亦得到同样的封号。雍正元年,罗卜藏丹津反清,瞿昙寺受到牵连,寺主阿旺宗哲在兰州被囚禁7年,所赐印诰收回。自此,瞿昙寺走向衰落。

            瞿昙寺原属噶举派寺院,明末格鲁派崛起后,改宗格鲁派,出现了智合仓、卓仓曼巴仓、卓仓居巴仓三个转世活佛系统,其活动中心转向塔尔寺,在塔尔寺建有噶日哇。其中,智合仓以该寺开创僧海喇嘛为第一世,成为该寺寺主。“智合” 意为石岩,源自海喇嘛曾修炼于当地的官隆岩洞,故名“智合仓”,亦称“智合木洛”。实际智合仓的转世系统始于班觉丹增。班觉丹增又名官却图多央增,清康熙年间出生于梅氏家族,受封为“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二世罗桑丹贝尼玛(1744 ―1807),凉州乃亥央人,曾于1793年任塔尔寺第三十六任法台;三世噶桑丹增嘉措(1810-1873,亦作罗桑旺秀噶桑嘉措),凉州达垅沟人,1851年任塔尔寺第五十六任法台;四世罗桑噶桑嘉措,1876年出生于乐都南山,1899年曾任塔尔寺第七十六任法台。1958年前,瞿昙寺保存有海喇嘛及从班觉丹增至罗桑噶桑嘉措历辈转世的灵塔。因其二、三世出生于凉州,故当地以他们的生地称之为“凉州佛”。又因该系统追认的第一世三罗喇嘛传说乘骑一头白牛,人称“朗嘎哇”,故亦称瞿昙寺寺主智合仓活佛为“朗嘎哇”。卓仓曼巴仓源自一世智合仓班觉丹增之弟阿旺诺尔布。阿旺诺尔布亦住持过瞿昙寺,谢世后以贡塘活佛弟子罗桑贡却尼玛为其转世,曾任塔尔寺曼巴扎仓第十五任堪布,故称该转世系统为“曼巴仓”。卓仓居巴仓源自一世智合仓班觉丹增之侄阿旺宗哲。阿旺宗哲又名宗哲桑布,雍正年间曾被清朝在兰州拘禁7年,去世后以噶桑扎西嘉措为其转世。噶桑扎西嘉措,1779年生,曾任塔尔寺居巴扎仓第三十九任堪布,1828年任塔尔寺第五十任法台,故称该转世系统为卓仓居巴仓。解放前夕,该寺三个活佛系统只剩下智合仓(凉州佛或朗嘎哇)和卓仓居巴仓(亦称居巴佛)两个活佛,其中本世智合仓为寺主,名仓成善,现平安县政协委员。

            历史上瞿昙寺领属13寺,但13寺的全部情况缺乏详细记载。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瞿昙寺有属寺10座,即称作“卓仓贡扎什伦布”的药草台寺,瞿昙寺背侧的宗塔静房、杰拉静房、甲本静房,瞿昙寺正面的辛钦静房,瞿昙寺东面约900米处的尕楞桑珠林寺,瞿昙寺上部沟脑的多杰扎玛静房、交头洞静房、角加静房,位于今中坝乡的普拉央宗寺。以上佛寺,除药草台寺和普拉央宗寺外,其余规模都不大,解放前夕多已消亡。药草台寺为瞿昙寺下院,是瞿昙寺僧人的主要学经处,普拉央宗寺则为主要静修地。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64(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