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大地史诗:以美术馆思维谱写生生不息的运河之诗

        作者:应金飞2022-09-25 08:34: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展览现场

          2022年8月11日,由国家艺术基金、浙江省委宣传部专项经费、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共同资助,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展的“东方智慧”品牌系列项目“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正式拉开帷幕。该展览主要以“大运河”这一核心文化意象为主题,分为“天时:春风起棹歌”“地利:锦帆出长圻”“水德:千里赖通波”“人和:万古流不绝”4个板块,旨在综合反映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的建设成果。


          缘起——“河”与“海”的守望与相连

          大运河之于浙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河”与“海”的连接点,更在两者的滋养与守望中催生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作为两条人工运河的交汇省,京杭大运河连通南北,完美融入全国经济与文化的大交流之中;浙东运河横贯东西,让这片东南盛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浙江省于2019年提出涵盖“大运河诗路”的《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旨在“着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物化和升华,着力彰显诗路文化的重大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时代价值”。

          本次“大地史诗”展览立足浙江视角,以《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为主旨纲要,通过深刻发掘大运河背后所蕴含的诗意性、生态性和全球性等内容,呼应“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布局。具体来说,一方面“大运河诗路”作为“浙江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000多年来留下无数动人的诗韵篇章,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抒写了闪耀心灵光辉的人文景观,成为历代诗人群体所营造的深邃辽远的精神载体。另一方面,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发源地,长久以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大运河通航2000多年并沿用至今,表明其自身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未来更会成为一条横贯千年的“绿色生态带”。值得注意的是,浙东运河的贯通对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诸如丝绸、瓷器、茶叶的货物往来,外国使臣、文化学者通过海上丝路沿大运河北上直达中原腹地,运河通航无疑是连通世界和展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纽带。

          历史为证,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之河”,同样也是无数文人墨客抚今追昔的“诗性之河”,古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生态之河”,今人与后人感召文化记忆的“世界之河”。因此,“河”与“海”、“古”与“今”、“东”与“西”的守望相连,是我们策划本次展览的重要契机与原点,通过确立“大运河”这一核心精神地标,并以“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为依托,从而指向“中国精神”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发和创新性演绎。


          破题——美术馆思维打造的诗性展览

          “大运河”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学术课题,任何文化机构都能够参与其中策划相关活动。然而,对于美术馆来说,如何以“美术馆思维”策划“大运河”展览成为这次“破题”的关键。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美术馆时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682个,比上年末增加64个,从业人员6249人,增加782人。全年共举办展览7526次,比上年增长25.7%,参观人次3515.84万,增长60.8%。”越是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越促使我们细究更深层的问题,即什么是美术馆?以及什么是美术馆思维?

          在回答该问题前,可以先下一个或许有争议的结论——美术馆不是博物馆。

          这个结论可能与当前学术界的普遍认知相左,“美术馆”作为舶来品,其定义主要通过词源学方式进行追根溯源,英文的“Art Museum”翻译成中文是“艺术博物馆”。因此,美术馆被认为是“博物馆”的一种,属于造型艺术的博物馆。但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具有“美术展示”功能的公共文化机构除美术馆外,还有文化馆、展览馆和博物馆。它们虽功能相似,但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区别。比如,文化馆注重广度,带有明显的群众性特征;展览馆涵盖的种类更综合,可跨越农、工、商、学等多个产业;博物馆则强调历史厚度,注重时间线叙事等。与上述场馆相比,美术馆是专注于“美术”的文化场域,所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美术发展水平,不仅要凝结思想性,更应发展学术研究与文化再生产能力。

          以上4种文化场馆中,尤以博物馆与美术馆最容易引发人们认知上的偏差。如上所述,西方语境中的美术馆又被称为“艺术博物馆”。但在我国,人们更习惯以展示内容中的“时间”来区别其关系,通常认为博物馆展示古代美术,美术馆展示近现代美术。但现实情况是,博物馆也展示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美术馆也展示中国古代的美术。因此,以“时间坐标”区分两者就意义不大,需要从更深层次角度梳理二者的关系。具体来讲,博物馆以更加严谨与科学的态度,依托馆藏文物,致力于构建具有历史史实的展示体系;美术馆则以更加感性与诗性化的思维,根据当前社会现象制定相关视觉策略,是一个让观众直面作品产生感受力的艺术发生场。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我们提出了“美术馆不是博物馆”的结论,其价值内核在于确立起当下中国式“美术馆”的身份认识体系。以“大运河”展览为例,在博物馆思维体系中,主要依托相关运河文物,伴随严谨的文物学、文献学等研究,构建起具有历史现场感的展示体系。当观众进入展厅后,更多是被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意蕴所吸引,透过相关研究成果,最大可能地起到身临文物所处时空现场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博物馆策展方式看做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它是理性的、严谨的,以极其清晰的时间脉络展现大运河千年来的发展历史。但美术馆无论是从其功能,抑或使命来说,都难以完成这种体量的展示方式。所以,我们选择从一种写意性、诗意化的角度介入“大运河”,如果说“博物馆思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那“美术馆思维”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以极其短小的诗句,去启发人们想象宏阔的运河历史。本次展览正是以中国大运河的时空背景、人文故事为叙事基础,结合中国水文化的诗性精神为内核,共组织、邀请62位(组)优秀艺术家进行专题艺术创作,共创作艺术作品80余件(组),作品内容涵盖中国画、水印、水彩、油画、书法、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艺术媒介,立体呈现中国大运河史诗般的精神文化风貌,实现当代艺术与人文古迹深度融合的传承与活化,彰显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自信态度。


          水性——东方智慧的发掘与显现

          浙江美术馆自2016年推出“东方智慧”系列自主策展品牌,以研究保护、阐扬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持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当代艺术展示机制中的创新、创造成果,致力于实现美术馆、全社会、海内外的多维度有机融通,主动担当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的浙江美术发展重任。目前,该系列已陆续策划推出“湖山胜概——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山海新经——中华神话元典当代艺术展”“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等项目,并受邀赴中国香港,以及日本、德国、捷克、意大利等地巡展,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东方智慧”系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阐扬为核心旨归,在秉承东方文化独有的内生视阙与记忆属性的同时,通过建构当代视觉文化的诗性叙事框架,倾力打造当代艺术创作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多层次对话机制,进而弘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东方哲思,带给观众想象力与启发性的双重激荡。

          本次“大地史诗”展览主要融合了以“水”为核心的“运河文化”,并将运河的外在形态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独有的“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进行结合,进行了更加贴近当代生活的艺术创新与发展,构想出一种“再长卷”的展览理念与展出方式。所谓“再长卷”,不仅包括借鉴历史上的“长卷”作品对当代大运河景观进行艺术性描绘,同时也要抽离出“长卷”所独有的时空关系、有机融合“游”的视角和“情景交融”的诗意化境界等特点,从题材、媒介和理念上进行艺术创新。其中,既有龚鹏程《运河赋》、林海钟《汴河桃源图》、章燕紫《炁》等传统书画长卷,也有方利民《运河记事》、陈琦《生成与弥散》、谭平《+40m》等版画长卷,还有白崇民《千里赴约》、邵文欢《江河一处》、胡晓阳团队《运河影像志》等摄影长卷;以及傅冬霆《诗流图》、吴穹《马可·波罗游记》、石青《1794公里:大运河的能源地理》等影像长卷,通过多元的艺术形式深刻表现大运河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厚的历史资源、多样的文化属性等。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展览的整体格局也是一种“再长卷”,打破了以往架上美术作品的单一展示模式,为展览空间注入时空的绵延性和作品的连续性。例如,由陈抱阳创作的《从河工到银河》打造了沉浸式的数字空间,叙述从远古到未来的河流畅想;由谭彬带领的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叙事工作室创作的《古今一相接》交互影像装置空间,立体呈现出运河市集的中国风貌;由高世强领衔的中国美术学院山水影像创作集体以《山水·运河》影像作品纪录再现了今天运河沿岸真实的风土人情。观众漫步展厅时可以移步换景、心随物游,在诗意化的实体格局中体悟大运河古今叙事的起承转合。

          中国古典哲学的审美意蕴深厚,其抽象性经由现代艺术展览和媒体传播手段予以赋形和阐释,进而辨析和提炼了东方式的审美特质。“东方智慧”展览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译为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当代艺术作品的方式为世界展现古老东方文化属性的哲学观念、思想体系及生命智慧,诠释人类共通情感范畴下的东方美学与诗性精神。


          破圈——寻找美术馆知识生产的无限动力

          “大地史诗”自开展以来,在浙江引发新的观展热情,每天5000个预约名额被迅速约满,成为当下城市空间火爆的文化现象。尤其随着最近一段时间多个线上自媒体平台有关该展览的海量内容,则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美术馆在线上传播的各种问题。

          随着数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信息接收渠道之一,并促生了“自媒体人”这一全新的职业,他们依靠内容创作在自媒体平台获取收入,并以用户规模大、分发速度快等特点,有力激活了当下文化生活的创作力和创新力。而自媒体的发展也赋予一些词语更新的含义。例如,自媒体上通常以“打卡”“破圈”“自来水”等词语描述“大地史诗”内容。“打卡”,原本指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但在自媒体中泛指“一种圈层文化理解与获取认同的记录行为”。因此,来“大地史诗”展览现场“打卡”,更多是通过自媒体向圈层内的朋友表明“我曾经留下过痕迹”,是一种年轻化的社交方式。“自来水”,原本指一种生活用水。但在自媒体语境下,更多指“一群因为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或不由自主,或满腔热情,去义务宣传某项活动的粉丝团体别名”。网络上因发自内心喜欢该展览,并在自媒体平台义务、免费宣传该展览的群体,我们也可以称他们为“大地史诗”展览的“自来水”。“破圈”是在“出圈”基础上演化出的词语,指突破某个小圈子,被更多人接纳与认可。“大地史诗”的“破圈”在自媒体平台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个被贴上“美术展览”标签的展览,却引发了很多非美术专业的人来“打卡”并讨论,表明“大地史诗”正在突破原有的美术圈层,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

          因此,通过“打卡”“自来水”“破圈”3个网络热词,可以理顺“大地史诗”火爆自媒体的内在逻辑。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来“大地史诗”展览除了获取文化服务和审美享受,也是一种自我圈层的社交方式。而前来“打卡”的观众,因展览符合或超出自己预期,就会发自内心地在自媒体平台进行义务宣传,从而形成一个“自来水”群体。随着该群体的逐渐壮大,不仅美术圈层的人,更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其中,因此形成“破圈”效应,在整个社会面引发普遍反响。

          基于以上3个互联网热词梳理“大地史诗”在自媒体流行的现象,主要源于其背后所映射的网络传播行动逻辑,这种逻辑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和“自觉性”,即事物的高质量性引发的一种不可控的网络热潮和热议。虽然有“不可控性”,但其内在遵循一定“规律”,即事物本身质量过硬,才有带动网络热潮的能力。然而,最重要的是不能简单以“好”与“坏”来衡量这种现象,妮娜·西蒙在《参与式博物馆》中曾预测过这种现象:“Web2.0和其导致的自媒体现象具有一定的政治学涵义,这是话语权和知识生成与传播权的一次大规模下放,与此相对应的参与式博物馆也是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观众在博物馆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消费馆方制作的内容,而是主动创造和建构自己的内容,并与他人一起分享和探讨。”因此,美术馆空间虽有限,但却有着无限性的知识生产能力,这种无限性的知识生产能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即表现为一种自媒体的参与性,以及观众对美术馆知识生产的参与。

          浙江美术馆近年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社情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有机美术馆”发展之路。该模式以“深度策展”为核心手段,以发展融合力、内生驱动力、学术引领力为前进方向,通过打造整体性自主结构和运行体系,成为浙江美术馆保持发展活力与创新生命力的“成长密码”。而在“有机美术馆”理念中“C端思维”则转化为“内生驱动力”——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构建起“以观众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并行不悖。优质的展览总是致力于打通专业群体与观众群体间的壁垒,实现双向衔接。这同样是美术馆成功“破圈”,构建起具有无限性知识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

          “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将于10月11日结束,其间跨越中秋、国庆两个节假日观展阶段。随着展出的推进,浙江美术馆还将密切关注展出的反馈,以期让更多的观众受到当下美术馆人的热忱奉献,并将在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倡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国际交流等工作上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系浙江美术馆馆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35(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8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