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文物是文化载体:不应降格为金钱等价物

        作者: 夏静 张晶2015-10-13 09:38:37 来源:光明日报

          9月24日至10月15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冯氏藏墨展》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展品来自于著名史学家冯永轩及其子历史学家、武汉大 学教授冯天瑜的家族收藏,主要为书法、绘画、信札、钱币。对于收藏,冯天瑜认为,文物及艺术品首先是文化载体,不应降格为金钱等价物。如果集藏的主要目的 是金钱储备与增值的手段,藏品被铜臭淹没,实在是集藏事业的异化。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淘宝、鉴宝,文物及艺术品集藏进入兴盛期。在这股收藏热中,文物的价格被格外关注,人们津津乐道于收藏品的拍卖 价几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的认知则退居次席。这些与我自幼的闻见大相异趣。”冯天瑜回忆,幼时,父亲每有 收获,评议的多是文物何等美妙、包蕴的史料价值何等深邃,并未谈及某件值钱若干,将来会增值多少倍。

          走进《冯氏藏墨展》,第一幅展品是梁启超亲笔书写的对联:“遥山向晚更碧,秋云不雨常阴。”这幅择自《宋词选》的对联是梁启超赠给学生冯永 轩的毕业礼物,也是冯永轩的第一幅藏品,是他收藏的起点。自此,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冯永轩靠工薪,四处寻访,集藏珍品,积累至今。

          保护这些文物的过程同样艰辛。冯天瑜介绍,1938年,日寇侵占武汉,全家避难黄冈山区,生活用品几乎没怎么带,藏书及字画文物成为他们唯一的行李。在战火纷飞之际,父亲依然在搜考文物、举办文物展,以激励国人爱国抗战。

          冯天瑜说,这些文物历尽坎坷方得以保存。它们遭遇的灾厄和今日得到的善待,以一滴水珠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优雅与悲壮。现在大家珍视这些藏品,除了引为艺文范本外,还应当从其曲折经历中获取守望文化的教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28(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