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

            (1/18)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

            (2/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一)

            (3/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 二)

            (4/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三 )

            (5/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 四)

            (6/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五 )

            (7/18)新”天工开物“(局部之 六)

            (8/18)复制潘天寿《雁荡山花》 155×150 带镜框装裱 60

            (9/18)方增先《粒粒皆辛苦》 95×51 紫竹斋木版印刷 60

            (10/18)潘天寿《荷花》 72.5×74.5 紫竹斋木版印刷 60

            (11/18)蔡枫、张乐《湖山如是系列之二》 45×85 水印木版 2016

            (12/18)二十四节气之春山烟雨 曹晓阳 25x120 2015

            (13/18)梦1986年4月28日,梵高卖锁 陈海燕 60x60 木刻 1986

            (14/18)回家过年 方利民 138x120 2014

            (15/18)2017.10.11 李小彬 53x76 2017

            (16/18)《堪舆》之六 佟颷 2011

            (17/18)别多欢少奈何天 王超 68×45 木版水印 2014

            (18/18)澄怀味象 张晓锋 148×79 水印木刻 2014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
            展览时间:2017/06/22~2017/07/09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北里1号-(北京画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画院
            参展艺术家:艺术家

          展览地点: 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将于2017年6月22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系由中国美术学院与北京画院共同主办,将向公众展示中国美院东方版画工作室创作的大型版画长卷——《天工开物》以及部分版画系师生的精品力作。此次展览意在向观众传达中国美术学院对于中华文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领悟与发展,及其在版画教育上所作的探索与贡献。更值得庆贺的是,版画长卷《天工开物》因工艺精湛、对于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别具意义,北京画院将对其进行收藏。本次“天工开物”展览将持续至7月9日。


          天工开物,东方既白

          《天工开物》原为明朝宋应星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科技巨作,全书分三卷十八章、插图百余幅,记录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涉及数十个行业领域,被欧洲学者称为“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为响应国家“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的陈海燕、曹晓阳、佟飚、张晓锋四位艺术家携众学生,以明书《天工开物》为核心,将艺术作品展示与制作现场还原相结合,原作、草图、雕版、文献相呼应,采用饾版水印的技术,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带有现代气息的新《天工开物》。既突出反映各位创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想,又深度解剖中国传统版画的制作工艺。

          此次展览的核心,即版画《天工开物》以长卷的形式,在秉承原著内外双线的叙述结构上,借以屏风的形式重现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百余生产技术的场景,以原作造像风格还原明代社会日常生产之情景。此外,这次展览借“天工开物”一名所包含的“巧夺天工” 、“开物成务”之意,实指对于中华传统手工技艺,尤其是对刻版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对“手艺精神”的继承。通过“天工开物”观念和艺术实践引发对中国自然哲学观的重新思考,以技与道为一的东方艺术精神来回应当下数字时代的挑战。

          版画《天工开物》的创作从最初的长卷式构图到国家博物馆的规定尺寸再到终极版的长卷,历经几个年头的反复推敲,其间易稿数十,刻版百计,印制无数的实践,无疑是对传统版画的一次重要探索,是东方版画工作的成功案例 。此次《天工开物》长卷将于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进行展示。在展览中,观众不仅能欣赏到这幅技艺精湛的作品,还能看到艺术家们于创作过程中所绘制的画稿、步骤图和作品的原版。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将从800多块原版中选出100余块进行展示,使观者更加清晰地了解版画创作的过程,增加了观展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意在为观众生动还原版画制作时的场景。


          从“十竹”到“紫竹”  尽现典雅复制

          明末胡正言精通书画篆刻,成立木版水印工作室名为“十竹斋”,创“饾版”、“拱花”套印技法,对中国印刷术极具重要影响。中国美术学院紫竹斋即为十竹斋系统忠实的继承者。1994年中国美院木版水印工作室另择新址,院落前恰巧有翠竹数竿,遂赋新名为“紫竹斋”。紫竹斋存在于学院之中,完整地保存和延续了明清以来传统版画的技艺、风格和神韵。它不仅继承和保留了中国传统木刻的原汁原味,且力求实现传统的学术性、现代性及创作性转化。同时,传统水印木刻课程也是版画系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沟通古今,成为中国美院版画学派的重要风格之一。

          此次美术馆二层将主要展示中国美术学院传统水印工作室“压箱底”的藏品。从“十竹斋”到“紫竹斋”,带来了一系列富有传统意味及细致技艺的经典作品,以版画的形式“典雅复制”了如潘天寿《雁荡山花》等一批知名画作。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师生在“技艺与方法之大绘画”的理论引导下,创作出了一批颇具开创性的作品。观众不仅能于二层欣赏到版画系教师各自的艺术实践与探索,同时还能了解到水印技艺教学的介绍以及以学生作品为代表的教学成果。为配合展览的主题,北京画院还将展出一批具有极高价值的古籍收藏,以木版水印的书籍为主,如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芥子园重刊的胡氏彩色套印本《十竹斋书画谱》、1958年荣宝斋复刻版《北平笺谱》等。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一直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探索,此次“天工开物——中国美术学院东方版画工作展”不仅是其在版画教学方面的成果展示,更是对传统技艺作用到当代艺术创作语境中的一种阐释,是公众了解、认知中华传统文明的绝佳机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8(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