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椽笔刀耕——罗映球版画艺术纪程

            (1/8)椽笔刀耕——罗映球版画艺术纪程

            (2/8)《不能忘记过去》 罗映球 1974年 中国美术馆藏

            (3/8)《大道朝阳》 罗映球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4/8)《交公粮》 罗映球 1953年 中国美术馆藏

            (5/8)《客家女》 罗映球 1953年 中国美术馆藏

            (6/8)《古树下》 罗映球 1978年

            (7/8)《能挑重担》 罗映球 1962年 中国美术馆藏

            (8/8)《在敌人的铁蹄下》 罗映球 1941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椽笔刀耕——罗映球版画艺术纪程
            展览时间:2017/03/31~2017/04/15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7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中共兴宁市委 兴宁市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肇庆学院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罗映球

          策 展 人:胡斌

          学术主持:皮道坚

          执行策展人:吴文洁

          研讨会时间:2017年3月31日 下午3:30

          研讨会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罗映球(1914-2006)先生是广东土生土长的版画家。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受到粤东版画家罗清桢影响而开始版画创作,直到去世。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基本未离开过其故乡广东兴宁,始终未放下过他心爱的刀版,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版画作品,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为丰富的版画家之一。

          作为一个跨越了多个历史时代的艺术家,罗映球先生的价值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比如,艺术本体的价值、艺术史学的价值、精神的价值,等等。

          从艺术本身来看,罗映球先生的版画始终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把生活作为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作题材,大多与粤东农村的人、事、景密切相关,粤东地区的自然山川和风土人情尽收眼底。在艺术语言上,他根据不同表现题材,进行多方位的技法尝试,在构图、刀法、印刷、意境营造等领域持续探索并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个人特色。他始终坚持用“地方语言”讲述“地方故事”。这种务实求新的探索,这种对地方文化的自信,既是岭南文化的因子,也是新时期广东文化发展所要坚持的精神。

          从艺术史学的角度来看,罗映球先生早期与版画家罗清桢以及其他版画先驱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他长期身处粤东,但他的版画活动和作品始终保持与全国现代版画运动或隐或现的联系。而其本身的创作,从1936年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的处女作《失业者》开始,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骨肉流离道路中》、全面抗战争时期的《到前线去》,再到建国初年的《把青春献给农庄》、文革期间的《多姿多彩客家村》、改革开放时期的《百牛图》,最后到新世纪的《嘉应风光》,他用刻刀镌刻下时代的印迹,是他“艺术当随时代”思想的见证。这些作品所代表的各个阶段,恰好呼应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诸多重要节点,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提供了很好的个案和切入点。

          此外,罗映球先生是真正将艺术作为自己生命追求的艺术家,他一生从事基层教育和艺术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寂寞,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钟爱的艺术园地里。这一点,与我们的学院精神,与我们的学院追求是一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罗映球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值得我们师生学习的地方。

          2017年3月3日

          (黎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152(s)   1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83(mb)